这本书的出版,正合时宜。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的决策者、企业家和普通百姓都能通过这本书很快地对对方国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中印两国都需要迫切地加深对彼此的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在2007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到2008年两国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518亿美元,占印度对外贸易额的近11%。近年来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趋势令人鼓舞,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4%、54%和34%。许多专家都相信,到2020年,两国间的贸易额将增长8倍,达到4000亿美元。
但是中印两国间的投资往来仍然很少,而且严重不平衡。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中国在印度投资的累计值为9110万美元,而印度在中国的投资累计值是这个数字的近10倍,达到898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印度成功拿下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包括建造公路、大桥、电站和通信设施。到2008年中国企业在印度拿下了129亿美元的合同,单单2008年的订单额就达到43亿美元。基于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拥有大量丰富的经验,又基于印度计划在未来5年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印度的基础设施发展意味着大量的机会。印度计划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咨询文件显示:2007~2012年期间,投资于基础设施的总金额达到了4940亿美元,从起初占GDP的5%一下子上升到了9%。
其次,中印两个亚洲国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是它们的经济模式却非常不同。中国的GDP总数和人均GDP的数值都较大。与中国相较而言,印度的经济较少依赖于对外贸易、制造业和投资。印度也力图学习中国,发展制造业为国内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中国也试图仿效印度在IT和制药业上取得的成功。这些发展模式的差异和两国各自的优势都形成了有趣的互补,可以使两国相互学习。
最后,两个国家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比如:如何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减小对环境的危害;如何确保经济包容、和谐增长,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何管理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如何提供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如何改善教育体制,帮助年轻人在日益以知识驱动的全球经济体中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中印两国在这些关键领域都有着潜在的合作机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2009级学员潘松先生过去十多年中在印度生活过五年,并且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常到印度出差,所以由他来评说印度的私营企业是非常合适的,也因此他对于印度的经济和商业环境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工作过程中,潘松与印度当地的资深决策者和企业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甚至能说些印地语和泰米尔语。同时潘松还拥有在其他新兴市场工作的大量经验,这也使得他对印度市场有了更为独到的见地。在和潘松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印度怀揣着真挚的热爱,并且坚信中印两国应当加强联系和交流。无论在印度还是中国,我们都需要像他一样如此热心的人,来帮助两国实现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印度独立至今已有63年,尽管经营环境一直受到资源限制和政策僵化的约束,但印度私营企业在公司治理、项目管理、国际化发展、人才培养和创新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1年开展经济自由化以来,印度私营企业的领头人就设立了宏伟的愿景,并带领自己的企业朝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在分析印度顶尖级的私营企业时,潘松首先将目光停留于在过去20年里发展迅猛的三大行业,即IT业、制药业和金融业。他以Infosys、南新和ICICI银行作为这三大行业的先锋代表,一一做了详细的阐述。接着,潘松又向读者剖析了印度著名的四大集团——信诚工业、信诚ADA集团、塔塔集团和米塔尔钢铁公司(尽管米塔尔在印度并未拥有重要的钢铁生产配套设施)——成功背后的秘诀。这一系列公司和企业家的选择再一次证明了潘松对印度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潘松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完成这一著作,我对此感到非常的敬佩和赞赏。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拉近中印两国的关系将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一定会带给中国读者愉快的阅读体验,并且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到作者独到的见地。(方睿哲教授的序原为英文,由俞洁小姐翻译成中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