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日产学知识创造
2011-02-09   作者:郑渝川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作者:(日)野中郁次郎 德冈晃一郎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日本企业走向世界的知识困境
  《日产,这样赢得世界》这本书的第一作者野中郁次郎,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管理大师,通过对日本企业的深入研究、日企与美欧企业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非常完整而具实操指导意义的知识管理理论(知识产权出版社曾在2006年引进出版过野中相关学术书籍)。
  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战后重新建构的全球化时代初期,日本企业的崛起得益于更强的知识创造能力,日本制造的优越产品得以行销全世界。而当全球化进一步深化,贸易、金融、人员和信息流通更趋一体化时(1970年代之后),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日本企业陆续将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纳入欧美国家、新兴国家——这既可看成是日本汽车等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不妨定义为日企在美国企业率先启动全球协作战略后的跟随举动——IBM等美国企业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聚合战略,成功聚拢了各种教育和文化背景的精英分子,构建出一种能进行跨国境软件或硬件研究开发及生产的体制。
  无论前述选择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跟随,日企的“走出去”、全球化都远比美国企业困难。众所周知,20世纪随着美国在全球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文化,具体来说是美国企业的治理架构和运作规则(知识优势、知识特点),早已具备了跨国境通用的普遍性。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美国企业最早在中国内地扎稳脚跟的事实,即可反证这一点。相比之下,日本文化跟东亚文化圈的其他文化,以及美国、欧洲文化相比,都体现出极大的异质性;日本企业籍以崛起的知识优势(包括知识组成方式、知识内容、知识更新路径等)反而成为其资本和实业输出的阻碍。

  日产如何“走出去”?
  正如野中郁次郎所言,日产并没有像它的另两个更知名的日本同行丰田、本田那样,具备跨国境价值观的吸引力,而是一家“普通公司”,“日本特征”格外突出。那么,日产是如何以极大的耐心和成本投入,经历了22年,使其海外开发战略实现成功的呢?在《日产,这样赢得世界》一书中,野中郁次郎将从知识管理、知识创造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梳理解答。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部分分别介绍了日产进军美国、欧洲,在两地开设技术开发中心(NTCNA、NTCE)的艰难历程,以叙述为主,其间穿插作者对日产重大举措等内容的评价,以“用世界的知识进行创造”的终极使命分析其利弊。第三部分则提升到“用世界的知识进行创造”使命、命题的阐述,野中郁次郎将日产22年海外开发历程、经验概括为三大理念:全球知识综合模式、有理想的实践主义、创造知识的全球团队,并进行了一一细化解释。
  1980年代,日产已经在美国,建立起了日美混合团队,团队却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这源于日美两国技术人员工作方式的差别:日方人员讲求整体性,一个人需要考虑零部件的各项要素,还要亲手制作图纸;但美国技术人员中进行了工程师、设计师和绘图师的划分,每个技术人员都是很狭窄专业领域的专家,但不具备通用性。对此,日产美国团队中的日本技术人员,曾努力让美国技术人员理解日产的开发方式,但进展缓慢,因为后者根本没有日本技术人员“不言自明”的沉默知识,更谈不上转化为形式知识。
  同样,日产美国团队中的美国成员,也很不理解日本企业流程、岗位、职责的不统一和不明确,在美国人看来,企业及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统一化和明确化,否则无法开展工作。
  在美国布局的同时,日产也进军欧洲。最初,日产在英国设点,知识优势的对接融合还算顺利,一大批英国技术人员到日本的日产总部培训提升,而在日产英国工厂,日英两国技术人员均能积极发挥出各自优势,整体上发扬出“择优精神”,在知识交流的同时完成择优吸纳。许多英国工程师以欧洲汽车生产厂为反面教材,融合日本和英国企业两种沉默知识,积极摸索出重视合作和现场、互相传递沉默知识、不限于官僚主义、高效开发的工作方法,由此保证了在英国乃至欧洲畅销的新车型可以不断推出。
  日产开发部门向欧洲大陆开拓后,英国人之外,西班牙人、德国人、荷兰人与日本员工组成了多国团队,他们所要面对的也是价值观和消费观念截然不同的欧洲各国消费者,还要面对生产环节各国业界不同的设计、生产标准。这无疑提高了日产知识融合、再创造的难度。
  日产对上述问题的克服和解决,用较长的时间完成对多种企业文化和技术开发方式的融合,是其在欧美立足并取得全球市场业绩提升的前提。

  沉默知识的融合
  野中郁次郎为之感慨的说,“不同公司一起进行开发和生产,会因为各自文化或传统、沉默或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而产生诸多分歧。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磨合重新审视自己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继而克服障碍,达成协议。所以,这些冲突正是彼此互相了解而共同进行创造的重要初级阶段”。
  按照野中郁次郎在以往著作中提出过的观点,沉默知识(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创造的基础,特别在企业融合、分拆、新建的时候,若能调动个体创造及积累的隐性知识,在企业整体层面转换、放大、积累、提升,这样一个“知识螺旋”就让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强大推动。沉默知识的融合,首先在于信任基础上的共享,彼此情绪、感情和心智模式都可以分享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共识,将原本迥异的沉默知识,转化为可以互译、互通、互用的概念;进而利用这样的共识概念,辅助实践予以检验;经过反复试验,将可以确定下来的共识概念,巩固为可认识、可复制的模型;不断完善、修正概念,打破企业知识的闭环结构,使知识创造呈循环更新的积极状态。
  这个结论并不复杂,但正因为比较简单,才一直被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企业,在选择“走出去”的过程中,对企业文化、沉默知识的融合投入不够,耐心不足,导致事倍功半、频频折戟。

  知识创造需要企业体制的支持
  多重显性、沉默知识的融合,进而成为企业知识创造、快速发展的基础,绝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实现,需要企业体制(组织架构、流程关系、具体业务安排)作为支持。
  野中郁次郎注意到,近年来企业全球协作的层次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已经从“造物”提升到“造理”。“造物”指的是相对简单的业务合作关系,可以按照其中一方的设计和标准,制造高品质的产品,在此前提下不断减少生产等环节的浪费、管控其成本。适应“造物”的知识创造,层次是非常低的。而“造理”指的是,将综合设计、软件和服务等要素融入到产品之中,向消费者宣传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并赋予它一定的故事性和意义。日产等日本汽车企业“走出去”、全球开发战略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较早的理解到“造理”的重要性,在保持“造物”环节优势的同时,开展“以造理为基础的技术革新”,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知识聚合、融合、创造。
  多国团队合作,必然涉及价值观、文化、行为方式等多方面文化融合,只有在广义上完成“造理”认同,才可能在产品开发的更具体领域亲密合作。野中郁次郎在《日产,这样赢得世界》一书中,根据他此前提出的知识创造理论,概括出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首先,加强日本员工与其他国家背景的员工的交流学习、任职,加速促成“共同认识基础”,促进个人沉默知识的传播;日产选择驻外业务机构领导人员的时候,也刻意选择在研发、营销等多个部门工作过、善于从多角度理解业务和带领团队的日本员工。
  其次,明确企业内部知识融合、创造的重要性,将日式企业文化中比较注重沉默知识传播的特点,适当调整为沉默知识、显性知识并重传播的方式,让企业成员(无论是日本员工还是其他国家的员工)都明白使命。
  第三,尊重不同国度、多种价值观,并使之融入经营管理体制,在不同分支机构建立有区别的自治文化。这方面是对日式企业传统文化、规则的一大突破,有利于让欧美员工继续按照习惯的自由方式,进行自我激励、完成知识传播和接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农民读书月”活动在全国陆续展开 2011-01-28
· 郑州首家“读书银行”开张 2011-01-28
· 2011年上半年推荐阅读书目确定 2011-01-24
· 《设计师不读书》 2010-11-09
· 第二届三湘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 2010-11-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