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帝国:默多克的隐秘世界》 (美)迈克尔·沃尔夫著 中信出版社 2010年9月 |
在公众眼里,传媒大亨默多克是个偏执、好斗、聒噪、凶悍、粗心,甚至还有那么点品味低俗。但默多克可不是这么想的,他试图通过收购一些优质的报刊,希望世人认为他变得更高雅、更大度而且更细腻。总而言之,在默多克的标签上,还有很多的未定、未知的变数——相信有这样判断的不止一个,其中就包括作者迈克尔·沃尔夫。
沃尔夫何许人也?他是《名利场》杂志的专栏作家,曾两次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是全美政治、媒体和文化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按照他的说法,默多克之所以能欣然接受他的采访,并非因为看中他的专业、资历或是操守什么的,相反,默多克有自己的考量。于是便有了沃尔夫与默多克历时9个月的深入交谈,而成果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一个人的帝国:默多克的隐秘世界》一书。
有关默多克的传记,沃尔夫的不是唯一版本。早前有威廉·肖克罗斯的《默多克传》、保罗·拉莫尼卡的《揭秘默多克: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商业传奇》、温迪·古德曼·罗姆的《默多克的新世纪:一个媒体帝国的数字化改造》。正如书名所显示的那样,这些书从不同的角度对默多克这位当今世上最显赫、最有争议、最富传奇色彩的传媒大亨、商界枭雄进行了描写,有从人生发展视角的,有从商业运营角度的,也有从传媒宏观图景的,林林总总,各有所长、精彩不一。至于沃尔夫的《一个人的帝国:默多克的隐秘世界》,它则独辟蹊径,从鲜为人知、不被关注的默多克内心世界切入,试图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一个有血有肉的默多克。
这也正是沃尔夫版本的最大看点。相信大多数人对默多克收购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的商战全过程并不太陌生,但又有谁知道,默多克收购的目的可能不一定是为了赚钱,而是要给他反感的人一点颜色看看,他想向世界证明,他才是胜者。当把《华尔街日报》收入囊中后,默多克又直指《纽约时报》,说要把《华尔街日报》改造成为另一个《纽约时报》,而且要超越现在的这个。
这也难怪。一个澳大利亚的“乡巴佬”想跻身英美主流阶层,这是一种情结使然。况且,在默多克眼里,除了赚钱,名望和影响力同样重要。早在1988年,默多克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只有《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这样的报纸,才能够为全世界提供巨大价值。现在,他算是如愿以偿了——拥有全世界第二的重要报纸,打造出全球最成功的媒体公司,默多克名利双收。但问题又来了,沃尔夫写道,默多克为什么不像其他成功人士那样享受辉煌成就,等着别人歌功颂德呢?他完全没必要像个“劳碌命”,继续在生意场上辛苦打拼,恨不得每分钟都要完成一笔交易。
不管怎么说,一个80来岁的老人家,一个人驰骋沙场,还在亲力亲为地掌管着这么大的媒体帝国,真的很难得。或许,我们还应该试着去同情和理解默多克,他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可怕。知天命、有定数,默多克再怎么凶狠,他还能打拼多少年呢?沃尔夫转引《默多克传》作者威廉·肖克罗斯“默多克廉颇老矣”的观点,认为这一判断并没有错,但别忘了,新闻集团也正是从“老矣”的这个时期开始迈入最波澜壮阔的上升期的。尽管如此,可惜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