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我们不应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不幸的是,这样的历史警言被淹没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物质实力极大提升的繁荣表象下,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反响。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环境恶化加剧的情形,可持续发展概念才开始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到了今天,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的基本认知和实践做法。
可以看到,在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等大背景下,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向。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而势必抢占的新制高点。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曾有研究机构组织测算了2005年中国的环境成本,它大约占到GDP的13.5%,而中国当年GDP的增长才仅为10.4%,凸显中国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粗放型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情况。低碳转型的方向,与减少环境成本,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更进一步讲,中国要想在国际社会中提高话语权,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而非被动执行者,需要承担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问题上,扮演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另一方面,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关系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的经济外向度超过了60%,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体和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部门已经提出,未来五年将在中国的特定区域和特定行业开展碳交易。我认为,各地应当在适合自身发展水平和目标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政府需要加大研究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低碳转型的政策措施,改变以往过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更多利用市场经济的调控方法,实现成本效率减排。一些试点地区,不妨采取碳排放权交易的办法,给碳排放权定价。有了碳价格之后,企业进行超额排放就要付出相应成本,以此避免环境债务的代际转移。碳排放交易在欧盟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实践中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当前在中国也需要加紧建立自己的碳市场。当然,相比于建立碳交易的机构,更重要的是建立体制和机制,认真研究中国在碳交易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碳交易的品种结构;在碳交易的品种上,不仅要资源型的,还要有技术型的;二是建立国内的代理机构和交易平台。要发展中国自己的代理机构和交易平台,而且要逐步实现国际化;三是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碳交易的经验。建立碳市场应遵循制度经济学所说的“交易先于制度”原则,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不断推进碳市场逐步完善。不能等设计出非常完善的制度以后才能进行交易,而是要从交易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制度;四是注意建立中国的碳资源储备。允许国内一些从事长期投资的机构购买碳减排量作为战略储备。
应该强调的是,中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应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逐步推进。中国应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同时中国应该紧紧抓住当今世界低碳转型的机遇,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和低碳产业,建设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体系,如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
恰逢其时,熊焰同志的新著《低碳转型路线图》出版。该书从全球低碳转型的背景、机遇与挑战入手,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意义,中国低碳转型的选择,在国家相关政策和已经采取行动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低碳城市经验、地方政府和企业正在进行中的低碳发展实践,提出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趋势以及中国低碳发展的未来之路。这本书语言平实,思路清晰,既有对中国低碳转型路径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又通过筛选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践案例,对各地低碳转型经验和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各地的鲜活案例,我们看到地方政府的创新思路,大胆实践,当然也有经验教训。应当说,这是一本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实践读本。在国家五省八市首批低碳试点的背景下,这本书的问世,相信将对已经试点或者将要大胆探索地区的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一些有益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