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投资环境相对有限,而我们的小百姓又对于专业的投资知识十分匮乏,所以我们大多数的选择,还是不管利率高低,把钱存在银行里面,都以为银行是最安全的;而我们有限的投资渠道,大多还是要靠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我们都以为,既然有严密、有序,天衣无缝的现代银行制度,又有强大的银行监管部门,还有天天睁大眼睛的社会媒体的随时曝光,我们放在银行的钱,除了通胀带来的贬值之外,应该是安全的吧?
可是,果真如此吗?
当你读完这本书,你恐怕会重新考虑如何处置你那存在银行的钱了!
这是一个银行行长的亲笔自传,他告诉我们:银行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可靠,甚至非常不靠谱,很多你无法想象的事情,都会发生!作者是法国最大银行董事会成员,他以切身经历叙述了欧美银行业内的种种骇人听闻的内幕:银行如何向顾客设下了防不胜防的债券陷阱;如何发放空头基金以挽救大堆死账坏账;如何设计如吸血鬼般的贷款利率,以及那神不知鬼不觉的各种收费项目,像游乐场上的过山车一般不断变化的金融衍生产品,被过高估价的房地产业,乱糟糟的多样化,卖空…………所有这一切,最终的灾难,都落到了那无数平民小额客户的头上。
在本书中,您还将读到: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宣告破产时的真实隐情;欧盟与瑞士联邦围绕“银行秘密”而进行的不可告人的博弈过程;尤其精彩的是:作者更将自己巧妙利用现代银行业那看似天衣无缝的体制性缺陷,从无数的中小客户的口袋里狂卷了三十亿巨款,并全身而退的经历和盘托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小说能走得如此之远!
在该书的扉页题记里,作者引用《圣经·启示录》里面的话说:“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还有随后必发生的事都写出来!”还强调说:“写给所有那些还在相信银行的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似乎有一点点良心发现,要自我忏悔的意思,然而如果你往后看,你会发现你错了,在序言中作者马上就显示了自己的沾沾自喜和死不悔改:
“这个忏悔肯定会使那些与我相同的人,还有我的前同事们很不高兴。腐败的银行家?是的,我承认。被利欲、奖金、不受惩罚、心满意足的乐观主义、毫无责任感所腐败。宠坏的兼腐败的!
说到这里,你们想要知道我是否打算把我在所有这些年里偷你们的钱还给你们?好的,与其支支吾吾,倒不如快人快语,我宁可立刻就告诉你们,回答是:不!”
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态,在整部自传小说里面也都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坦诚和可恶的骄矜。他对自己所处的银行业的混乱感到不满,决心暴露这中间的种种圈套和陷阱,“为了揭露那个使我身不由己地丧失了良知而不能不堕落下去的环境”,然而出于人性的自私和银行家的精明,他恰恰又巧妙利用了这些混乱,为自己攫取到了无比丰厚的意外横财!
我们无意批评作者的个人道德,当整个银行业都充满了陷阱和谎言的时候,要求某个个人如何清廉自守是不切实际的,而作为一个在银行业内获得暴利的局内人,能如此坦诚地撕开银行业的黑幕,让我们对那些陷阱和伎俩一览无遗,已经是不可多得了。出于自保,作者没有用真名,而是用了一个富有而并不幸福的古代国王的名字,克雷苏斯,似乎也暗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这本书在欧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超级畅销书,但是时至今日,没人知道作者是谁。大家给他取了一个绰号:银行界的阿桑奇!
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如何防范这种乱象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的银行体系是不是完善呢?我们的银行业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呢?我们放在银行的钱会不会打水漂呢?我们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是值得信赖的吗?我们银行的收费是透明的吗?
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银行业人士,更需要我们每一个把钱放在银行、通过银行进行投资的老百姓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