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约翰·奈斯比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未来学著作不要抢鲜,最好慢着看,原因无他,为的就是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阿尔文·托夫勒在出版《第三次浪潮》的时候,我还小,没读过、也看不懂,十多年后首次阅读,观念的冲击仍然巨大。他当时所预言的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SOHO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运动的兴起,在今天无一例外地变成现实。我认为,这便是阿尔文·托夫勒的厉害之处——他能在三十多年前洞悉未来、描绘现在,而且很大一部分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作为未来学家,托夫勒当之无愧!
除了托夫勒,不得不提约翰·奈斯比特,他也是一位“未来学大师”。1982年,也就是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出版后的2年,奈斯比特发表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大趋势》。该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两年之久,全球销量达1400万册。随后,奈斯比特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写出了《亚洲大趋势》、《2000年大趋势》、《全球吊诡》、《女性大趋势》、《高科技·高思维》、《大挑战——21世纪的指针》等作品,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未来学研究领域的领袖地位。
和阿尔文·托夫勒一样,奈斯比特并非浪得虚名。据《金融时报》证实,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例如: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信息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正如过去我们大量生产汽车一样。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新的权力来源不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信息不仅可以再生,而且可以自生;将来,读者不会接受编辑让他们看的东西,而是告诉编辑,他们想看什么……此外,奈斯比特对亚洲始终抱持乐观的态度,正如他在《亚洲大趋势》中所预测的那样,亚洲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关于这一点,随着中国、印度、日韩等国家的全面崛起、迎头赶上,没有人会否认。事实上,这不是“能不能够”,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了(最近,奈斯比特携其爱妻多丽丝·奈斯比特联手写出了《中国大趋势》,在书中他们不仅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而且更是大胆预测“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中心”)。
当然,对于那些尚未得到证实的预言其可靠度究竟如何,谁都无从得知,但只要是奈斯比特说的,这就已经足够让世人竖起耳朵倾听了。就像对托夫勒的“料事如神”惊叹不已、五体投地,我们对于奈斯比特也是同样的感觉。如果有机会与这些真正的未来学大师面对面交谈,我想我会问他们“你们是如何洞察先机的?又是如何准确预言的?”相对于问“你们做了哪些预测”,我相信这个问题更是关键,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看未来学著作道理也是如此。
就这个意义而言,在奈斯比特众多著作中,我更喜欢读他的《世界大趋势》(曾译为《定见:重启思维,定见未来》,是新的修订版)。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未来学著作,它不仅仅有常规的趋势描述,如“在21世纪初的几年中,世界已经从非连续性变化时期,进入一个长期的连续变化阶段”,“大型的实体,只有分散成小的、更有效的部门,才能保证有效运行”,以及“今后世界经济的划分将不再以国家为界限,而是根据经济行业来划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关于“未来学方法论”的行动指南。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认为奈斯比特要比托夫勒更坦诚、更直率,他能把自己赖以维持生计的方法公之于众,在他笔下,所谓预言、未来学,可不是什么算命,它其实是还是现在正发生的事,只不过将它们串联起来、找到线索、审视趋势而已。在一次采访中,奈斯比特就曾说过:“世界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我会收集这些信息,从中获得一些线索,预测未来的两年、三年或者更久。事情是前后关联的,未来学家的想象空间并不大。未来就在我们周围,它孕育在现在之中,一切都在我们周围,都在发生之中。有些事物是没有前途的,很快就会消亡,会过时,但另外一些会成长起来,持续发展下去,进而成为未来的主流。我的工作就是去观察、思考和辨别,把未来的主流辨别出来。”
在《世界大趋势》中,针对上述说法奈斯比特就把它称为“未来就存在于现实之中”和“把未来看作一幅拼图”。此外,需要改变的思维还有: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有变;要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勇于追求,错又何妨;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要变革,先让人们看到收益;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及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奈斯比特说,这本书重点不在于趋势,而在于发现趋势的工具和技巧。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读了《世界大趋势》,我们也不一定能像奈斯比特那样预测未来。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奈斯比特的功力不光是上面的11招,还有长年累月、一如既往地阅读、整理、归类、分析的信息储备。正如他当年之所以能写出《大趋势》这么一部轰动世界的著作,这跟独特的读报法是密不可分的。奈斯比特和他的公司成员订阅了全美50个州政府所在地以及人口在十万以上城市的报纸,大约有200来份。报纸送来后,他立即进行四步工作:第一步是读报剪报;第二步是分类归档;第三步是数行统计;第四步是分析预测。他的方法实际就是长期坚持读报、剪报,注意跟踪某些新的情况变化,然后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预测,看看社会最关心哪些问题(报纸报导的文字行数多少,就说明了人们的关心的程度如何),各种局部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就逐渐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