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经媒体都在热衷于中国股市二十年的专题策划时,一部以编年体记录中国股市二十年风雨历程的著作《资本的崛起》已经悄赫然摆在我们的面前。而他的作者正是昔日畅销财经小说《基金经理》的作者、现任《股市动态分析》杂志副主编的赵迪先生。
尽管赵迪已经是知名财经作家,但这部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的被称作中国版的《伟大的博弈》出自这位80后的青年,依旧让人感到有些出乎意料。我们十分好奇,在“80后”眼中,究竟如何看待中国股市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就此专访了赵迪先生。
问:首先恭喜你完成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否和广大读者分享一下你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赵迪:如果以深沪交易所的诞生为标志,今年是中国股市的二十周年,我差不多是在09年上半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写一部关于中国股市二十周年发展历程的通俗读物。经过一年多的创作,《资本的崛起》终于赶在深沪交易所二十岁生日之前完稿,和广大读者见面。我从2004年进入财经媒体行业工作,应当说并没有亲历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完整历程。因此,在决定写这样一部具有历史跨度的作品时,我还颇感踌躇。但在很多师长、前辈和友人的鼓励之下,终于还是坚持下来。
这部作品能够问世,我要感谢我所就职的《股市动态分析》杂志社。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媒体,《股市动态分析》杂志创刊于1990年7月,甚至早于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杂志社的资料室中保存着1990-2010年这二十年间全部的《股市动态分析》。正是依赖于这一完整而珍贵的史料,我能够对于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早期的发展脉络做出清晰的梳理。
回眸过去二十年的历程,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既有成功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悲戚;既有先行者的艰辛苦楚、也有后来者的锐意变革;既有草根平民缔造的财富神话,也有资本枭雄演绎的起落沉浮。在写作中,我深深感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绝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考验。毫不夸张的讲,我时常为那些前辈们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所感动,每每因此流下眼泪。
问:在你看来,如何理解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赵迪:我觉得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创业史、改革史、监管史。
首先,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史。从两大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到创业板和股指期货的推出,中国股市用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成熟市场几百年的道路。两代市场参与者艰苦创业的情景让我们难以忘怀。
其次,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历史,是一部追求真理、锐意创新的改革史。改革永远不会一番风顺,改革的道路上充满荆棘。无论成功抑或失败,改革的参与者们都值得尊重与敬佩。
第三,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历史,是一部制度、规则不断完善的监管史。从初创时的蹒跚学步到监管法规不断完善,中国股市从一个被称作“大赌场”的机构跃升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市场,制度和监管的力量不可忽视。
在中国股市庆生二十周年之际,中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型。与此同时,中国股票市场也在经历着转型期的考验。但我相信,同过往二十年的成长历程一样,充满活力的中国股市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压力与难关的考验,一个强大、崛起的资本市场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在这部作品中,你认为可能给读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和人物是什么?
赵迪:我想会有很多值得深深体味的人物和事件。比如深交所的创始人禹国刚、上交所创始人尉文渊、曾经的万国证券的缔造者管金生、南方证券最后一任总裁阚治东、德隆的唐万新等等。事件方面,像“8.10”风波、“327”事件、基金黑幕、德隆崩盘、股权分置改革等等。我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但历史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不同的,而且有些人物和事件争议是很大的。
问: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到一些压力?
赵迪:压力肯定是有的,我开玩笑的说,这些中国股市第一代创业者大都健在,给活人写历史压力是非常大的。当事人看到这本书,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既然变成了文字,我愿意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问:今后还会有“股市二十五年、股市三十年”这样的作品吗?
赵迪:是的,我想我会一直写下去,希望能够在中国股市诞生五十年的时候写成《中国股市五十年风云录》,那时候的我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