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阿尔?西尔弗曼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作者:唐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我在想,我该如何评价眼前这本《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如果用气势恢宏、荡气回肠、意义深远,或者记录了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这样的描述是不是略显老套呢?于是,倒不如实在地援引“编者的话”,书中这样写道:“不同的读者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本风云录: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从本书里可以看到经典作品诞生的传奇与内幕;对于出版人来说,本书剪撷的诸多出版艺术大师们的身影能告诉我们何谓出版、何为编辑、何为作者与编辑浑然天成的交集。”
即使给予再多点的赞美也毫不夸张。试想,在这么一本书中,真实记录了包括《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戈多》、《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北回归线》、《尤利西斯》、《洛丽塔》、《万有引力之虹》、《唯一》、《安妮日记》等在内的数百部文学、社科领域经典作品其出版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更是通过14章,每章一至数家出版社的频率介绍了19家出版社、120多位编辑或出版人的行业故事。其中有一些对公众而言大名鼎鼎、久仰大名,像兰登书屋、维京出版社、哈珀出版社、格罗夫出版社、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也有很多是闻所未闻,“墙内开花墙内香”,如法勒-斯特劳斯出版社、双日出版社、雅典娜神殿出版社、圣马丁出版社、新美国文库出版社等,但不管具体是哪一家知名或不知名的出版社,或者是它旗下的出版人、策划编辑,他们组合在一起,共同成就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早期美国出版业的“黄金时代”。
“那是我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据该书的作者,同样身为资深出版人和编辑的阿尔·西尔弗曼回忆,当他在采访众多同行和有关当事人讲话那段光辉岁月时,让他吃惊的是,有如此之多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而以此为出发点,西尔弗曼感同身受并且坚定地开始了追忆之旅。这注定是一场怀旧的、有关追寻似水年华、重温那一个年代伟大与复兴的主题旅程。表面上,西尔弗曼仅是在写一部行业性的纪实读物,实则他是在向那个时期致敬所谱写的一曲赞歌。在西尔弗曼看来,与任何时期相比,那段时间产生的杰出作品、优秀作家、一流编辑数量是最最多的。如今,美国出版业盛景不再,甚至一度濒临衰退,这对一位年过八十、耄耋之年,曾历经辉煌的老人家来说,无不哀思和神伤。然而这就是现实,也是事实。
如同迈克尔·科达的《因缘际会》、奥利维亚·戈德史密斯的《畅销书》、汤姆·麦奇勒的《出版人》以及贝内特·瑟夫的《我与兰登书屋》等,阿尔·西尔弗曼的这本回忆录同样能给中国的出版同行以诸多启发和思考。譬如,中国为什么诞生不了一家像兰登、维京那样的出版社?中国出版业何时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传统出版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数字媒体的挑战?如何看待和处理专业出版代理人与专职作家的辩证关系,等等。值此中国出版社陆续完成转企改制之际,该书能在选题策划、书稿挖掘、市场营销、版权经营、项目管理、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的参考。
可以确信的是,写出《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的阿尔·西尔弗曼既是一个卓越的出版人,又是一位纯粹的业内人士。因此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能在图书出版日渐式微、俨然夕阳产业的当下,用笔重新构建当年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书业璀璨辉煌的盛世景象。他对图书和出版业的热爱让他有资格成为写作这段历史的不二人选,也因为如此,这本书有理由作为每一个已经或行将投身出版业、热衷阅读的志士同仁的必读书目。
说到阅读,不知道对于那位自称“专业读书人”的唐诺来说,《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是否已入他的法眼。但不可否认,他是真痴迷于阅读的,并且尝试以专业、独立、坚守、决然的姿态去帮人解决阅读途中的常见难题和每一个障碍,这既是他自赋的使命,也是他阅读的乐趣。就像那一本指导人们如何开展阅读(行为)的《阅读的故事》,在书中,唐诺把他最初的善意和动机赫然表露——有关阅读的持续问题、有关阅读的整体图像、有关阅读的困惑、有关阅读的开始及其代价、有关阅读的时间、有关阅读的记忆、有关阅读的方法和姿态、有关阅读的专业、有关童年的阅读、有关四十岁以后的阅读……每一个话题都足以写出一长篇专业论文来,但《阅读的故事》显然又不是一本学术研究集,所以,令人心生佩服、肃然起敬的是,唐诺竟能如此这般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写出一篇篇不短的随笔来,而且过程中自如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仅紧扣主题,而且还推荐了大量的好书,功力实在了得!
蔡康永在为唐诺的这本书作推荐时说了如下一段话:“政府、学校推荐的书单都太无聊,介绍的书实在太没个性、太安全了,唐诺介绍的书显得有个性多了。”是的,就像很多读过此书的人都说,这将是一场令人绝望的阅读旅行,绝望的不是因为唐诺写得不好,而是在把唐诺提到的书目当成坐标参照后,你会猛然发觉,自己阅读过的好书实在太少、太少了。相比较而言,唐诺阅读量大的惊人,即便是“掉书袋”,他都可以掉得如此优雅、随性,而不失章法。正如《亚洲周刊》所评价的那样,“唐诺的‘强项’不在记忆力,而在谈天说地的‘随意性’,尽管叙说主线不离书、阅读与写作,也谈时政,但惟其娓娓道来的恬淡,才深具震撼力,才能谈出创意与精彩,道出真理。”
其实《阅读的故事》无关故事本身,抒发的只是一个读书人固有的、质朴的、甚至有点天真到可爱的情怀。就像阿尔·西尔弗曼会为那一逝去的“黄金时代”而感慨不已,而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连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本雅明、艾柯、纳博科夫、昆德拉、曼古埃尔……这当中的任一一个名字都不曾听说。或许,阅读就是为了某种自我和写作的存在而展开,它是一种另外意义上的“写作”,对此,唐诺也说过,阅读的整体图像是“意义之海,及可能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