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图书进入内地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然而受困于关税以及两岸信息交流不畅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交易出现了徘徊不前的趋势。在第五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台湖国际图书分会场上,海峡两岸首个图书保税库的建立,以及海峡两岸出版物信息交易平台的建成无疑将强力助推台湾图书开拓内地市场。
信息平台缺失阻碍两岸图书交易
“台湾出版商手里有什么样的书?库存有多少?多长时间可以从台湾到达内地?”在海峡两岸图书网上交易平台建设论坛的提问环节,急性子的宋宁不等话筒的到来,就大声抛出自己一连串的问题。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军事类图书交易的民营书商,宋宁长期关注台湾军事类图书、杂志的出版发行。而台湾作为一个开放的中文图书市场,自然成为了宋宁的首要关注对象。“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军事类院校、部队的客户,因此对军事类图书的需求很大。但是当我了解到台湾军事类图书、杂志很强的出口需求,准备引入时,发现这并不容易。”宋宁介绍,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图书信息。由于军事类图书在整个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中属于小众,所以平常在各大图书交易会的台湾图书中也并不多见,而除了每年在国内举办的大型图书博览会、订货会以外,宋宁几乎无法通过任何权威、正规的渠道了解这些信息。此外宋宁还发现,就算自己找到了信息,想从台湾那边购买书也极为麻烦。“因为从台湾那边来的图书首先要经过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图”)的审批,然后通过他们再转往国内,但我对中图如何审批、运送等不了解。”宋宁尝试直接和中图沟通,但效果不佳,这使得他十分焦虑。
宋宁的提问,引起了黄俊铭的注意。这位台湾书商正好是以军事类图书为主业,此次他自费来到内地,带了很多军事类图书前来推介,没想到现场就遇到一位内地知己。激动之余,黄俊铭也对两岸闭塞的信息渠道感到无奈,由于没有信息平台,他无法将自己手里的图书信息向内地公布,也不知道自己的军事书是否可以进入内地,“什么类型的军事书可以进?如何审查?怎么审查?量能有多大……”这些问题无人解答,让黄俊铭郁闷不已。而此次和宋宁的偶遇让他颇为兴奋,“终于找到一个能对话的内地客户了”。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市场广阔
宋宁和黄俊铭在论坛的偶遇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也再次印证了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信息不畅的问题,其实这已是老生常谈。近10年来,两岸图书市场对于彼此图书资源的需要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总经理梁锦兴对此深有感触,“自20年前开始,台湾很多搞学术的人就特别希望能得到内地的学术资料,因为只有内地的学术古籍最为全面”。从那时起,海峡两岸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图书交流。“近几年,内地图书市场对于台湾图书业发展意义更为重大。”梁锦兴说,台湾图书市场现在已经接近饱和,全台湾上千家出版社,每年出版近4万种图书,但只有2000万阅读人口。导致岛内出版社竞争激烈,生存现状严峻。“如果能开拓内地市场,既活跃了两岸文化交流,又拓展了市场。”
然而近年来,台湾图书在内地的销售并没有太大起色。对此中图副总经理吴杰表示,目前台湾图书在内地的主要销售渠道,还是依靠零售书店和团体购买两个渠道,比较单一。而且在零售书店方面,通过中图从台湾引进的图书基本都是一次性买断的,而且受到关税等影响,基本无法退换。在团体购书上,大多是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客户,因为图书馆客户的订单一般单品数量比较少,总体品种比较多,而且有明确的书目清单,所以是尽可能地满足此类客户。
“但这就遇到几个问题,零售方面我们供给书店的台湾图书并不一定是书店满意的,但书店不满意又不能退货;团体客户方面,图书馆是按清单订书,很多台湾书商想推向内地的书又不是图书馆需要的,而且也无法流入市场。这就造成很多受市场欢迎的台湾书进不来,不受市场欢迎的台湾书卖不出去的尴尬局面。”
梁锦兴也表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进口到台湾的内地图书。“很多内地图书由于没有把握好市场,所以在台湾都摆地摊去卖,浪费资源,但同时又很无奈。”
首个海峡两岸图书交易平台建立
北京发行集团、中图与台湾出版发行商于11月18日共同设立了海峡两岸出版物信息交易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书店将可以便捷地订购台湾最新的出版物,台湾出版发行商同样可以通过平台快速了解内地新书出版信息并订购所需图书。
为此,北京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韩建成表示,这次台湾的11家经销商与北京发行集团、中图合作开通网上平台,登录平台可以了解实时的发送情况,能够享受同等的服务。没有网上交易平台的支持,无论是台湾还是内地的图书出口业务很难开展或者做大。“今年我们将开放全部图书资料,封面、内容简介,便于台湾经销商向台湾读者介绍简体书,提高我们的销售,也希望内地出版社在信息上给我们支持,目前我们只局限于现货,我们也非常希望在京有条件的大出版社能够开展信息合作,把出版物库存信息实时地交换,进一步提高品种的满足率。”韩建成说。
吴杰则表示,在海关部门支持下,中图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也许是惟一一个出版物的保税库,这个保税库就设在中图公司里面,有了保税库,对于降低海峡两岸出版物进口费用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样一来,海峡两岸图书交易方面会更加方便,约束更少,降低了交易和沟通的成本。”
韩建成表示,实际上这一平台已经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北京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批销中心对台湾的出口今年4月开始起步,已经实现280万元的营收额,出口的图书品种涉及到内地500多家出版社,其中以科学、化工、电子等11家出版社排名靠前,类别以社科书为主,每年销售额的增长在70%-80%。
梁锦兴表示,目前台湾每年对内地简体书的进口量为1亿-2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此次开通交流平台以后肯定会促进这一规模进一步的提高。“我相信,虽然台湾市场对内地简体书的进口不会一下子暴涨30%,甚至50%,但如此推动,每年能保证3%-5%的增长速度绝对没有问题。我个人很看好两岸的图书交易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