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
作 者:(美)麦兹里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现今最炫最酷的人是谁,不管从个性还是财富论,非马克·扎克伯格莫属,他是facebook创始人、时年26岁的他位列《福布斯富豪榜》年轻富豪榜榜首,资产40亿美元。更为中国人所乐道的是,他与华裔女朋友好像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我们不得不翻阅《facebook效应》、《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正如此前不得不关注谷歌、微软、IBM等公司的经典传记,仅仅因为怕被淘汰。一个财经观察者却不了解最时潮公司,定会脸红的。就为了不脸红,大家都应翻阅《facebook效应》,看那个被视为盖茨第二的26岁小青年,不到20岁就开始用创业的方式改变了世界。
阅读《facebook效应》及《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可以把马克·扎克伯格创业成功归纳为以下阶段。
阶段1:我行我素的小天才
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名牙医,母亲早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后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里,这个聪明的小男孩每天可以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电脑前。10岁的时候,父母注意到扎克伯格对电脑有一种特别的痴迷,于是送给他一台电脑。从此,扎克伯格有了一个可以自己施展的小天地。
当其他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扎克伯格却已在制作游戏了。11岁的时候,父母就请了一名家教专门负责指导他电脑学习。这位家庭教师后来说,自己当时就发现了扎克伯格身上的电脑天赋,“有时候,我都很难跟上他的进度。”
很快扎克伯格就扩宽了自己的学习领域,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大学,参加每周四晚上的大学电脑课程。当然,扎克伯格也有多项爱好,比如高中时候,他是学校击剑会的会长,还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情有独钟。
扎克伯格的特长是编写简单但优秀的程序,刚刚升入大二的时候就写了一个名叫“CourseMatch”的程序,它可以让学生基于他人的选择来给自己选课。这扩大了他在哈佛的知名度,校内报纸还做了报导。
不过扎克伯格在哈佛并不起眼,创业成功前没有多少人把他看成天才,他也很难约到女孩。后来,经朋友的撮合,好不容易与女同学约会,却被拒绝进一步来往,自尊心极度受挫。
极度受挫的扎克伯格,不经意间就搅乱了互联网世界。他编了个程序来愚弄哈佛的女同学们,让朋友们根据照片图像投票决定最性感人选,后被斥为“满足了哈佛学子最低俗的要求”,同时不忘记把这些女人们比做农场动物。这就是创立facebook之前最大的创举:在一夜之间建立Facemash。
阶段2:遭受诚信指责的哈佛坏小子
马克·扎克伯格利用计算机特长,侵入学校电脑系统,下载成千上万名校友的图片及简历。这或许是偷盗行为,并因此被校方处于留校查看,但毋宁把这想成是一场恶作剧。他本是想娱乐一番的,却在不知不觉中,把事态渐渐演变成一场大生意,持久的大生意。
创业初期更受人指责的不是这一恶作剧,而是哈佛校友曾控诉他:创立facebook的点子也是偷窃的。同时,扎克伯格看似纯真却也较为阴险地赶走了Facebook的共同创始人,以及在工作和交往中,触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Facebook创业早期的是是非非在《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一书中展露无遗。电影人大卫·芬奇看上了这个创业故事,执导成《社交网络》在2010年10月全美上映,掀起热潮一片。电影剧本的改编者苏金承认,再现扎克伯格这个角色是一个挑战,“这是由一群有社交障碍的人建立起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
在这部好莱坞电影中,Facebook的早期创建过程是个典型的“友情、忠诚、背叛以及妒忌”的故事。在影片里,扎克伯格被描绘成一个有社交障碍的天才,对外面的社交生活满不在乎,但是心中又有强烈的欲望,希望能够加入哈佛最精英的那些社团。
需要指明的是,写作《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并未获得Facebook支持,本·麦兹里奇笔下的“亿万富翁”主要来自联合创始人爱德华多·萨维林的观点,全书也由萨维林的故事展开的。而《Facebook效应》是获得扎克伯格本人大力支持的传记,算是Facebook正史,也被视为对2009年出版的《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一书的反击。
《Facebook效应》回应了《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书中的许多指责。不过,大卫·柯克帕特里克,这位《财富》杂志高级编辑在《Facebook效应》专著中并未抹杀扎克伯格的反叛性,扎克伯格仍然是海盗船的船长:入侵哈佛大学服务器发布备受争议的“Facemash”;商业名片上写着“我是CEO,很下贱”等另类语言……
阶段3:兴趣大于赚钱——梦想逐渐清晰者
在这之前的社交网站不少,校内的社交网站也不少,比如在Facebook创立之前,Friendster、LinkedIn、SpokeTribe就已经得到了大数额的风投资金了。当Facebook的前身Thefacebook在2004年2月成立时,万众瞩目的Myspace在美国已拥有超过100万名用户,并且很快在社交网络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哈佛大学的交友网站ConnectU也在2004年9月时拥有了50万用户,遍及500所大学。
也就是说,扎克伯格的创意一开始不见得那么惹眼。但是,我们要问,为何Facebook成为了社交网络之王?肯定不是凭借扎克伯格的恶作剧或者说创业之初的一点不诚信吧。
扎克伯格的创举之一是辞职创业。2004年暑假结束之后,Facebook的用户已超过20万人,“扎克伯格和他的舍友莫斯科维茨考虑了5分钟,最后决定不返回哈佛了。”而另一共同创始人,后来公司的麻烦制造者萨维林却认为:“Facebook只是他的一项商业活动,他打算毕业后上商学院,所以不管公司多需要他,他都会优先考虑学业”,萨维林的这一决定最后的代价就是最少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
Facebook之所以有后来的发展,并在公司成立一年估值高达1亿美元,能赢得阿克塞尓合伙公司1270万美元的投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扎克伯格越来越清楚自己将要把Facebook带向何方,他的未来蓝图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宏大。
扎克伯格的目标是创造、主导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Google和其他搜索引擎可以帮人们查找信息,但是扎克伯格会说:“我们关心最多的信息都存在脑子之中,Facebook就好像用一根电路把我们的脑子和计算机连接起来。”
扎克伯格表示:“我致力于将这个世界打造成一个更为开放的地方。”有了这样的信念,你会发现在Facebook成长过程中,缔造者忍受住越来越大的诱惑,出售公司的报价越来越高:1亿美元、10亿美元、20亿美元、100亿美元、200亿美元……
阶段4:转身世界级商业领袖——勤奋的学习者
仅仅36个月前,扎克伯格还是一个在加州过暑假的大学二年级学生。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家稳健公司的统帅,决定新人的招募,批准广告商的合作,主持董事会议……大二学生辞职创业3年后,扎克伯格走上了200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讲台上。《Facebook效应》记述了这个片段:
“感觉如何?”
“很棒,”他会神秘兮兮地凑近身体说,“我还穿了鞋子。”
翻看《facebook效应》与翻看《谷歌小子》时有同样的感触。你很难想象传记主人公们是伟大公司的缔造者。但如果你发现他们创业后不久,就聚拢了一大批商界精英作为顾问,并主动去学习,了解商业规则、谈判技巧、管理之道,关键还在于聘用旧世界中的精英,你还会有类似陈旧的观点,认为他们不能领导新世界吗?
用足够多的钱和重新缔造世界的梦想来打动这些旧精英,接下来的就是如何与他们融合,放手让他们干吧。
接管世界看似就不复杂了。
书中,我们能看到,网景公司的创立者之一马克·安德森成为了扎克伯格的亲密顾问,《华盛顿邮报》的首席执行官丹·格雷厄姆愿意为他的成长贡献良言……更重要的是,几乎从Facebook运营之初,传媒巨头、网络巨头、风险投资巨头们就没有停止过收购Facebook的行动,扎克伯格有目的地通过与这些公司第一把手接触的机会,了解到微软、雅虎、维亚康姆、新闻集团等世界级公司如何做生意的,接触它们但不卖出自己的公司,我们认为这是扎克伯格自我成长最高的妙招。
Facebook如今成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社交网站,不得不提风险投资家的作用,这是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最后一点。彼得·泰尔在投资Facebook上是第一个吃螃蟹者,PayPal联合创始人泰尓早在2004年秋就投入50万美元换取10%的股份,这算是硅谷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之一。有了这笔钱,Facebook才能继续给几个20来岁的员工发工资及购买必须的服务器。
Facebook成立一年多后,阿克塞尓合伙公司投资1270万美元换得,从此Facebook开始了独步天下之旅。接下来我们看到的版图是这样的:
目前Facebook的股份构成:扎克伯格占25%,阿克塞尔合伙公司占12%;舍友达斯汀·莫斯科维茨约6.8%;彼得·泰尔6%;爱德华多·萨维林5%,肖恩·帕克4%……微软大约1.5%;李嘉诚大约0.75%……
《名利场》杂志将扎克伯格列为新兴企业家实力榜第一名,排名超过苹果的乔布斯,Google创始人。不过,现在,马克·扎克伯格给人感觉和任何普通的大学生还是没多大的区别:风格奇特的T
恤、破烂陈旧的牛仔裤、阿迪达斯运动鞋、讲起话来甚至有点腼腆,毕竟他才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