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的回忆与警示
评刘洪《金融大博弈》
2010-09-27   作者:戴鸿斌  来源:南岛晚报
 

  从2006年美国的房产泡沫开始破裂算起,这场本世纪最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虽已过去一段时日,但其余震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持续。逐渐走出经济阴霾的人们,已重振精神走向复苏之路。回首过去的这四年,几乎地球村中的每个人都体会到了全球化的另一面,糟糕的一面。
  作为一名中国记者,同时作为一个当时驻守在金融危机中心———美国的一名新华社财经记者,刘洪在时隔四年之后,终于将自己在金融海啸的漩涡中心的亲身经历写作成书———《金融大博弈》。这既是一本中国记者的金融危机回忆录,也是一本爆料金融危机前线的独家内幕,还是一本一个爱国者为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发展所写的警示录。
  这本书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刘洪作为新华社记者,把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人物采访,与金融危机中的大事件结合起来贯穿成册,以示读者。与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金融危机回忆录《峭壁边缘》相对应,刘洪以一个中国记者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了这段历史。
  书中记述了雷曼兄弟破产的全过程中美国政府与华尔街的博弈,也记述了美国政府大笔资金拯救AIG的内幕,还记录了中投公司在摩根士坦利股权交易中被华尔街的尔虞我诈所愚弄的经历,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的演变,人民币汇率的“战争”,奥巴马新政的出台过程,IMF的角色变化……
  在《金融大博弈》中,许多来自于零距离访问的资料尤为珍贵。在四年的辛苦采访中,作者借助着新华社这个平台,不仅采访了保尔森、盖特纳、巴菲特、IMF总裁、世行行长等许多风云人物,还有许多到美访问的中国高官,王岐山、谢旭人、陈德铭、周小川等等。这就使这本书的内容拥有了强有力的可信度与参考价值。
  作者也嗅出了来自中国的“不好气息”。例如关于房屋泡沫,作者就提到,“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2010年初的多份报告就警告,一些国家正面临新的资产泡沫风险。比如,在一些新兴经济体,房市正热火朝天,房价节节攀升,已超过了普通民众能够接受的水平。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中国。”
  总结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的时候,作者也提到了导致这次经济动荡中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经济政策失败的几个关键原因,意在提醒中国。这些昨日原因也是我们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现实。所以,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出,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由短期内的剧烈变动的货币政策引起,导火索是房价下跌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根本原因则是金融监管的缺失。不仅如此,一些社会经济根源也成了这次经济危机的催化剂:金融机构不道德的违规操作,美国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美国人今天花明天钱的消费陋习等。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书香两岸读书会成立 2010-09-26
· 今年深圳读书月备355项阅读大餐 2010-09-19
· 新疆第五届天山读书节启动 2010-09-10
· 《读书与怀人》 2010-08-23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价值投资者的必读书 2010-08-13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