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巴曙松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从现在来看,金融危机最为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人们对于危机的反思可谓刚刚开始。以图书出版为例,之前我推荐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非理性繁荣》的作者、当代行为金融学的创始人罗伯特·希勒的《终结次贷危机》,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两本书《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与《超越金融》,还有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回忆录《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另外,《美国次贷危机真相》和《恐慌害死熊》也值得一读,前者取自一位财经记者的调查发现,后者则是当事人(贝尔斯登内部人士)的亲历讲述。
然而不难发现,这些都是来自美国人的反省,反映的也必然是基于美国思维下的视角、立场及建议。在这之中,作为中国读者,想必他们更愿意听听中国专家的声音,想知道在这些人眼里,是如何看待金融危机的,其挑战在哪,机遇在哪,出路又在哪儿?为此,建议阅读《中国金融大未来》,它是国内金融领域一流学者巴曙松的最新力作,是谓本土金融学界代表人物对金融危机的一次学术化、全面性地解读。
虽然该书是一本结集,正如巴曙松在自序中坦言,“本书收录了金融危机以来,我亲历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思考,其中既有一些理论性的分析,也有一些对话式的讨论”,但它为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后危机时代立足于金融市场的思考”。为了完成这一项论题,该书从三个部分展开:什么是中国的机会?如何进行中国金融转型?以及中国金融未来之所在?面对这场历史罕见、百年一遇的全球危机,中国的问题关键不是如何把危机转化为生机,而应该是如何利用危机做到领先,这大概是《中国金融大未来》一书有别于其他同类著作的最大看点和富有裨益的启发。
在巴曙松看来,这次影响世界的金融危机的一大深刻根源是,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制作用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储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不平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这种不平衡愈加严重,便会因美国资产市场价格破灭这一局部事件迅速扩散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基于这样的认识,巴曙松认为当前应对危机和世界经济新一轮复苏增长的过程,其实质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塑,对金融监管方面的反思和改进,以及对现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巴曙松在书中也坦言,从根本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并非一日之功,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更非易事。但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机遇胜过冲击。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以结构转型为重心的新的发展阶段。巴曙松在书中这个结论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具体来说,中国经济要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带动增长的模式;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转变到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增长;从主要依靠资产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企业创新能力来发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巴曙松特别强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既是身为金融研究者巴曙松的一种专业背景的体现,也不失为一个效果可期的方法论上的指引。
巴曙松虽然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但他不是那种只待在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者。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也是“行业”),如果脱离现实,缺少“问题意识”,那不亚于纸上谈兵。然而这一点在巴曙松身上不会出现,除了“学院派”的专家学者,巴曙松曾在金融机构总部的不同业务部门、总行和分行、内地和海外分行、银行和证券业、基金业等积累了丰富的实际业务经验和管理经验,对当前银行业、证券业、基金业等的发展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正如他在自序中写道:“在金融危机中,因为先后在香港和内地金融机构工作的经历,我经常得以有各种机会,与决策者、金融家和研究者以及企业家讨论应对危机的举措,分析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我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了许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重要的分析判断,参考了他们的不少研究报告。”可以这么说,《中国金融大未来》一书集中了当今国内主要专家、学者乃至企业家们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化思维”和“本土化思考”的成果。
当然就书本身而言,《中国金融大未来》仍存在不少局限和缺憾,但它在危机最坏时期已然过去、本该欢欣鼓舞之际,尚能冷静而及时地对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反思和追溯,并为中国金融的未来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专业建议。毫无疑问,该书堪称近来颇具见地和良心的必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