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巴里·诺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使沉睡多年的中国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举世瞩目。于是,这一宏伟业绩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就成为世人关心的热点。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两大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和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变为现代产业经济。前者被称为转型,后者则被称为增长。什么样的“转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完成“转型”与“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中国经济的未来是一幅怎样的图画?中国的转型与增长和世界上其他转型经济体的异同与优劣表现在什么地方?为学者甚至一般公众留下了诸多疑问,需要给予回答。古老国家发生巨变的主要力量即经济“转型”,引起了世界上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者的思考和探究。
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它集中了诺顿教授和西方学者以及中国国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作了全面的介绍和系统的分析,受到了海内外关心中国的读者的热烈欢迎。这从国外各大图书网站上的读者评论也可见一斑。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也与中国的读者见面了。中文版的出版,为中国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文本。
在我看来,诺顿教授这部著作有三个主要的优点:
第一,它对中国经济的分析,首先是实证性的,回答的问题首先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怎样的,例如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即使出现了某些规范性的分析,也是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的。而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学著作中,往往不问事实实际如何,先作出事物应当如何的规范性规定,然后推论出它必将如何发展,结果,就使我们的许多经济学著作变成了孙冶方所说的“道德训条大全”,完全脱离了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有时还摆脱不了传统方法的影响。
第二,与上一条紧密相关的是,本书的分析都建立在经过检验的翔实数据的基础之上,使这些结论言之有据,令人信服。例如,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增长,本书首先介绍了中国经济的资源禀赋和历史遗产,叙述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了从传统经济中挣脱出来所做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努力,包括建立计划经济的努力,从而为读者理解当前的经济制度转型和经济增长建立了基础。然后,他用了15章的篇幅来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在每一章里,他都是从状况和过程出发,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诺顿教授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与他经过严格的经济学科班训练有关外,还得益于他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就担任世界银行中国处经济学家的职业生涯,这一经历为诺顿教授提供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和资料积累。
诺顿教授把他数十年的理论和经验数据积累汇集在这本书里,对中国复杂的经济局面作了清晰的解读,使包括中国读者在内的所有读者能够分享,值得感佩。还要说明的是,在中文版即将付梓之际,诺顿教授对英文版的经济数据重新进行了校阅和更新,使本书提供的资料更为全面和准确。诺顿教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本书的研究视角广阔,不仅有宽广的历史视角和全局视角,还有比较的视角。诺顿教授从教育背景来说,学的是比较制度分析。在这本书中,他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专长,把中国经济发展置于多国比较的背景中,联系其他转型经济体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等,以及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进行比较研究,更清晰地展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实际运作以及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发展。正是缘于诺顿教授扎实的功底,这本书被一些外国学者评价为“是理解和讲授下一个经济强国的标准参考书”。
总之,诺顿教授这本专著的中文版的出版,对于正在总结30年市场化改革经验和规划下一步改革进程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当然,写书和建筑一样,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当书籍写成出版以后,回头一看,往往会感到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诺顿教授这本杰出的著作来说,在我看来,在它对中国转型的两个基本分析框架:一个是“计划外成长”(growing
out of the
plan),与另一个,也是更主要的分析框架——“渐进主义”(gradualism)之间,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和不够清晰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厘清。好在诺顿教授在书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材料,可供自己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