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希望进一步加强民航安全监管
    2010-08-30    作者:记者 徐宜军 颜秉光/哈尔滨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8·24”伊春空难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网友在向遇难者表示深切悼念的同时,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强民航安全监管,对快速发展的支线航空业加强管理。

  网友质疑飞行员雾天夜降

  据媒体报道和幸存者叙述,在空难发生时,伊春当地为大雾,能见度只有二、三百米,飞机在着陆后发生爆炸并起火。有媒体报道称,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安全技术部2009年8月27日印发的“关于伊春林都机场运行安全措施”文件明确指出,“9月1日以后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网友对飞机在这样的条件下降落表示质疑。
  新浪海南省海口市网友jf_zhu0208认为,“航空公司、民航监管局和飞行员都负有主要责任。航空公司为了经济利益,加班飞行,低能见度在复杂机场夜航,增加了风险。而目前安全监管局对航空公司飞行人员超负荷工作,并且更改作息条例,将飞行员七天内连续休息48小时改成36小时。飞行员在关键时候没有把住,意识和侥幸也是主要原因。”
  人民网强国论坛“郑华淦”表示,既然有“原则上”不飞夜航的红头文件,为何突破“原则”造成空难?“原则上”的红头文件让鲜血染得更红了,不知道再会不会坚持“原则”?
  在新华网论坛上,网友“梦想宇航员”认为,一是山林区不宜建小机场,严格9月1日前不得实施夜航。显然是金钱又大于安全。二是飞行员过度疲劳驾驶。网友“众人合力造大船”表示,从初步报道分析事故原因应是天气复杂能见度低,也可能有切变气流,小机场没有盲降设备,着陆灯光不明显,飞行员经验不足下降过快,导致离跑道两千多米外提前接地。
  空军试飞专家徐勇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这样的低气象条件下VD8387航班为什么还继续运行,需要有关部门给出解释。
  此外,伊春是一座支线机场,于2009年8月正式首航。一些媒体和网友对支线机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民航管理部门的高层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春空难事故的最终原因尽管还没有调查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支线航空发展到现在,是需要进行规范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安全水平。”

  正视安全隐患加强民航业监管

  网友“侯若石”就此空难事件提出,这次空难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国内,近些年盲目建支线机场和发展航空公司早以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不仅在东北,在我国其他边疆省份,不管经济水平高低、百姓消费水平如何,都以大上快上机场建设项目为一届政府和官员的政绩,有形的机场好建,无形的机场却没建设起来。在硬件设施匮乏、管理水平落后的条件下,发生空难的概率必然增加。北京奥运会后,国内航班延误已成家常便饭,尽管民航局三令五申也解决不了,这说明民航的管理水平实在落后。因此提升民航的管理水平、适度建设支线机场、充实完善硬件设施等,才能避免空难事故的再次发生。
  网友“陆游”认为,从此次空难看出,执飞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权益保障问题十分突出。因此,除了硬件设施外,加强执飞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处理复杂状况的能力,并保障其充分休息权十分必要。同时,加强机场、航空公司、民航局等各级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其服务技能和水平也是避免事故再次发生的关键。

  相关稿件
· [关注]民航高管腐败折射国企改革紧迫性 2010-06-30
· 民航业弊病与腐败恶果逐步显现 2010-06-29
· 民航业腐败导火索 巨额“航权协调费”何来? 2010-06-29
· 民航腐败案折射国企管理巨大漏洞 2010-06-29
· 我国民航运输将形成五大区域机场群 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