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市高新区硅谷广场附近的一处工地上,大批建筑工人和电力、汽车等行业的专家正在紧张施工,再有一个月左右,东北三省第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就将在这里投入运营。然而,与红火的充电站形成鲜明对比,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却格外冷清,偌大的“汽车城”长春找不到一辆在售的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充电站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
日前,记者来到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高新区政府刚刚成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马国增介绍了高新区充电站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打算。 马国增介绍,作为首批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资格的五个城市之一,长春市规划三年内建成15个充电站和5000个充电桩,高新区充电站是规划中的“第一站”。这座充电站占地5000多平方米,包括六个充电桩,一台100千瓦交流充电机和九台200千瓦的交流充电机,可以满足不同电动汽车的充电、换电、维修、废旧电池回收等需求。此外,充电站内还将建有吉林省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马国增说,该充电站是东北三省第一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其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配套设施。 根据长春市政府与吉林电力的合作协议,另外三座充电站也正在紧张筹建中。
“汽车城”上演电动汽车“空城计”
被列入首批试点补贴城市后,越来越多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长春人,开始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到一辆享受补贴的纯电动轿车,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同一个回答,没有。走遍长春车市,也找不到一辆正在销售的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而且这一局面至少会持续到今年10月份。 长春市比亚迪4S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这样解释纯电动汽车为何迟迟不肯“露面”的原因:“比亚迪F3DM和E6最早要到今年10月份才会进入长春市场。因为现在长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正在建设中,厂家要按照充电设施的进度,来规划销售网络的扩张。” 对于电动汽车上演的这幕“空城计”,一些消费者表示理解。长春市民潘燕告诉记者,她对新能源汽车情有独钟,但是因为价格太高和充电设施不完善,一直犹豫不决。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困扰她购车的价格因素基本得到解决。潘燕说:“我看中的是比亚迪F3DM,扣除补贴的五万元左右,价格上能够接受。现在最担忧的是充电站,如果没有便捷的充电设施,即便买了车也不方便。
市场窘境下的“长春模式”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海油、中石化……一个个央企正在磨刀霍霍进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大大小小的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生产厂家,更是急于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站稳脚跟。然而,面对迟迟不见踪影的私人新能源轿车,充电站如何建设才能保证不快不慢,如何运转才能保证不急不躁,直接关系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即将投入运营的长春充电站采用了何种模式,又遵循了什么思路?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春市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设中透露出三个思路。 思路一:公交先行,尝试整车租赁。尽管“粮草”早早先行,但“兵马”迟迟未动,面对私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几乎为零的窘境,长春市高新区政府决定首先发展纯电动公交客车,通过公交客车的先行示范作用,带动私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发展。目前首批20辆由一汽客车生产的纯电动客车,已经在高新区试运行,用作高新区一些企业员工上下班的班车。 思路二:充电先行,分步实现充电和换电池业务。日前记者来到国家电网长春供电公司,副总经济师郭福中告诉记者,高新区这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由长春市高新区政府和长春供电公司共建,高新区政府出地、出厂房,供电公司负责设备采购、安装、运行。在近3000万元的总投资金额中,长春供电公司投入占到1/3。 郭福中表示,由于首批试运营的20辆纯电动公交车不具备换电池功能,所以高新区充电站目前不具备换电池功能。但换电池和充电是国家电网统一推进的两种路径,下一步包括高新区充电站在内的长春市后续几座充电站建设,都将本着充电和换电池齐头并进的思路。 思路三:充分利用丰富的风电资源,打造风电、汽车的双赢局面。如果说优先发展电动公交和充电业务,已经成为长春市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那么利用吉林省内丰富的风电资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蓄能,则是长春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又一个尝试。 吉林省风电资源丰富,截至2009年底,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52万千瓦,居全国前列。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发展工作座谈会上透露,下一步吉林省将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与风能发展相结合,真正使新能源汽车实现零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