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价格武器难敌海外市场风云变幻
    2010-05-13    作者:记者 李晓玲 赵春晖/乌鲁木齐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2009年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市场饱受重创,面临着“退场”的危险。曾经无往而不利的价格武器,如今却难敌海外市场的风云变幻。时至今日,面对残酷的海外竞争,中国汽车在追求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更应重视产品品质。而中国汽车折戟俄罗斯,也再一次从反面诠释了质量是生命、服务是竞争力的不二法则。

  价格武器已非制胜法宝

  俄罗斯曾是中国汽车的最大出口国,顶峰时期的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近5.7万辆。然而,自2008年末开始,我国汽车出口形势开始急转直下,在俄市场的份额也迅速下滑,2009年更是滑到“谷底”,当年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的整车实际上只有区区数百辆。正在整体退出俄罗斯市场。
  中国汽车为何折戟俄罗斯?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下滑,主要是受到俄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各银行流动资金短缺,大幅提高了车贷利率,使购车贷款总量大幅度下降。2008年,各银行甚至停止了汽车消费贷款,直接导致当年俄罗斯市场汽车销售量减少了25%至30%。
  而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不断提高关税给中国汽车出口带来致命打击。有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市场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是10.5%,但进口汽车需要缴纳的关税却达到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行业管理处处长严江斌说,这使得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价格优势”已荡然无存。
  “整车出口俄罗斯已无利可图。”新疆一家汽车出口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俄罗斯大幅提高进口汽车关税之后,中国汽车在价格上已经接近福特、大众等大企业的汽车。
  近年来,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卢布持续贬值情形下,也使中国汽车的价格竞争力急剧下降,这对于以“性价比”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中国汽车来说无疑更是致命打击。此外,由于韩元贬值56%,俄罗斯市场上与中国汽车处于同等档次的韩国汽车,在价格上也给中国汽车不小的压力。

  技术壁垒击中中国汽车命门

  一些业内人士说,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提高整车进口关税都只是导火索,即便没有这些因素,中国汽车的退出也是早晚的事。据严江斌分析,俄罗斯市场是中国汽车的第一大出口国,掉到眼下的第20位,真正的原因还在中国企业自身,那就是产品质量不过关,出口汽车的维修、保养、零部件更换难以及时跟上。
  我国多数汽车在大量出口俄罗斯后,由于零配件供应不上,产品维修不及时,海外售后服务实际上出现了真空,导致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品牌逐步丧失信心。这种重销售、轻服务的出口模式是一锤子买卖,既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又对后来进入者造成了消极影响。
  据一些旅居俄罗斯的中国商人介绍,俄罗斯消费者购买的中国汽车一旦出现故障,想要维修需要等几周,甚至数月。而从西方国家进口的汽车需要维修时,却不存在类似的情况。
  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最近针对汽车进口设置的种种技术壁垒则直接击中了中国汽车的软肋。
  2008年7月,俄罗斯政府正式实施了修订后的进口汽车认证体系,取消了非《日内瓦协议》成员国所生产汽车质检的简化手续,中国成为受影响最大的国家。此前中国汽车产品仅需通过11项检测即可出口俄罗斯,而按照新规定,这一数目增加到55项。
  2008年10月19日,俄罗斯发布第745号令,规定自当年11月起,对汽车散件按进口汽车车身的价值征收15%的关税,且每辆车身不少于5000欧元的高额关税。这是继俄罗斯增加汽车质检项目后,第二次抬高汽车进口门槛,不仅限制了国外汽车企业在俄罗斯进行半散件组装,更让中国汽车配件出口雪上加霜,使本来就薄弱的售后服务体系更难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很多俄罗斯消费者开始对中国汽车失去兴趣。此外,从2008年1月1日起,俄对进口汽车排放实行了欧Ⅲ标准,也把相当一部分中国汽车拒之门外。

  重树“中国制造”形象才能赢回市场

  早在五年前,希比利汽车(中国)出口公司董事长祝景成就曾公开指出,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门槛是汽车质量认证问题、汽车质量不过关、运输艰难、保修期过短、不重视服务网点建设和零部件供应以及国产汽车海外恶性竞争和可能遭遇反倾销等。如今,这些问题大部分依然存在。
  据了解,从2010年起,俄罗斯已开始实行进口汽车排放欧Ⅳ标准,这对我国汽车企业而言,无疑是更大的考验。
  俄罗斯驻华高级参赞叶夫西科夫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俄罗斯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质量、品牌和售后服务,价格正在退居次要地位;而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基本上没有树立起品牌,且口碑较差。
  他同时表示,中国汽车要在俄罗斯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摈弃以价格取胜的思维习惯,要结合俄罗斯市场特点制定出长期的发展战略,放弃短视的牟利行为。为此,最迫切的是要尽快投资建立现代化的售后服务系统。
  虽然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已造成巨大影响,但其汽车市场的容量仍然具有很大增长潜力。据俄罗斯国内预测,到2014年,俄罗斯汽车销售量将达年350万辆。叶夫西科夫表示,只要中国汽车企业抓住时机,在挫折中调整战略,将有望在这一大市场中分享较大份额。
  业内人士指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俄国内不少汽车企业已陷入困境,甚至倒闭破产,这也为中俄两国汽车行业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中国汽车企业完全可以以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再次进入俄罗斯市场,避开各种贸易壁垒,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大对俄罗斯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企业更需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重塑“中国制造”形象,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品牌型转变,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打响出口“翻身仗”,在加剧“洗牌”的海外市场占有较大席位。

  相关稿件
· 中国汽车零部件成全球利润高地 2010-04-15
· 中国汽车产业合并重组应“尝鲜” 2010-04-15
· 中国汽车要数量更要质量 2010-03-18
·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价齐跌 2010-02-09
· 中国汽车景气度出现偏热迹象 201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