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攀升 进口原油短重问题凸显
    2009-12-15    作者:记者 刘宝森    来源:经济参考网
  我国第二大石油进出口大通道山东黄岛口岸监测发现,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高,进口原油短重的问题开始凸显,应予以高度关注。
    据黄岛口岸介绍,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已由年初的40美元/桶增长了近一倍。伴随原油价格的迅速走高,进口原油短重现象频频发生。1到10月份,黄岛口岸检出进口原油短重21批次,共计短少9315吨,货值达342万美元,短重批次占到进口批次的8.05%,同比增长31.3%,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黄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析认为,进口原油短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装运港发货量不足。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高,发货商为了谋取利益,按照重量溢短千分之五以内免责的国际惯例打擦边球,故意控制装货量,造成重量短少;二是存在明水或者装、卸两港的密度存在差异,造成卸货港鉴重结果与装货港有较大差别;三是装、卸两港采用的计量方法不同。可能出现换算误差而造成重量短少;四是两港分卸重量短少。在两港分卸时易出现一港多卸一港不足的情况;五是油种特性带来的影响。少数油种因其物理特性造成舱壁挂油和舱底剩油严重,船舶不能完全卸空,造成卸船到罐量短少。
  检验检疫部门建议相关企业,在合同或信用证中规定以卸货港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品质和重量结果作为结算依据,避免在装运港出现短重情况;同时,明确计量方式,最好以卸货岸罐计量交接,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输油管线流量计进行计量交接;加强实时监控。发生多港拼装货物时,企业应派员驻船,实时监控卸货量,避免一港多卸一港不足;对与少数物理特性黏稠、挂壁严重,不利于卸船作业的油种,企业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以卸货港岸罐量结算。
  相关稿件
·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决定性因素 2009-07-15
· 国际原油炒家的海上“油库” 2009-03-23
· 日本能源白皮书:国际原油价格已背离供需 2008-06-03
· 国际能源机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势不可挡 2008-04-21
· 欧佩克: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变化 200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