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担忧价格上调过快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
    2009-11-18    作者:本报记者 杨烨 方烨 陈圣莉 实习记者 吴黎华 孙韶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发改委“定调”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传闻,再次把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推向了舆论高点。日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透露,目前发改委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仍在讨论中,讨论完成后会尽快上交国务院批准。这表明天然气价改已进入攻坚期。
  尽管未透露最终出台的时间,但杨建红表示,作为油气供应商,中石油希望此次定价机制能够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完工之前出台,最迟不超过2012年。记者随后连线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均拒绝置评。
  对于此次定价机制改革的内容,杨建红表示,此次改革将着眼于平衡供应商和消费者利益,原来由国家指导出厂价和管输价,地方政府定价终端价格的模式暂时不会改变。
  但是对于推行天然气“混合定价”即根据进口天然气和国产天然气的权重比进行定价的新模式,目前对进口天然气应占比重的问题仍存争论。“中国天然气市场处于一个由起步期到发展期的过渡阶段,为了保证气源的多元化,应当在衡量国际市场价格的基础上鼓励进口,扩大气源。”杨建红表示。
  杨建红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一旦天然气价格改革开始实行,国内价格也不会马上和国际市场价格接轨,价格将会平衡消费者和供应商利益进行适度的调整。
  中石油相关人士也表示,作为供应商,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也确实能够消化进口气的成本,改变目前国内外价格倒挂的境地。但是实际上,供应商更关注的是一个明确的、具有可执行性的定价机制。
  天然气价改无疑令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信号更为明显。10月份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的确立,新一轮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浪潮已经拉开了序幕。除天然气外,各地启动新一轮水价上涨,兰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从11月起每立方米上调0.3元,北京、银川、哈尔滨等城市也开始酝酿提价。而另一大产品“电”,也传出了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就销售电价调整方案与各省开展商讨工作的消息,此次终端销售电价的平均上调幅度预计将在每度2分钱左右。
  但是,专家称,现阶段进行大规模的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似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今年年初,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6%,开始负增长。随后数个月,中国经济一直面临着通货紧缩的风险。直到7月份达到本轮最低的同比下降1.8%。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公共品涨价,不但可以减小涨价的阻力,还将对我国物价回升有所助益。
  有专家表示担忧,一旦大规模价格改革实施,势必引起多种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度涨价。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2009年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为14.69%。其中,水费、电费、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五项占居住类比重的40.8%。
  以此计算,公共品在CPI中的比重约为5.99%,高于猪肉在CPI中为3.03%的比重。因此,如果上轮通货膨胀引发的主因是猪肉涨价,那么现在一个比猪肉对CPI影响更大的公共产品的集体大幅涨价,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国内通货膨胀。

  相关稿件
· 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序幕拉开 2009-11-18
· 资源价格改革并非一味提价 2009-11-13
· 液化气价疯涨天然气价格改革有待破题 2009-08-21
· 价格改革或提速天然气有上涨空间 2009-08-05
· 国家发改委:推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 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