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引导光伏产业拓展国内市场
    2009-10-21    作者:本报记者 吕庆福 吴凡夫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海电力学院节能生态艺术厅的10千瓦光伏屋顶。这一屋顶采用了先进的“嵌入式”光电屋面构件技术,将光伏发电和建筑物屋面结合成一体,既充分利用了屋顶的阳光,也节约了大量的屋面建材。本报记者 张建松 摄

    10月16日举行的第十届西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求发指出,目前国内多晶硅产能已明显过剩,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扩大光伏市场国内消费的政策,支持用国内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兼顾国际市场,以及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到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国家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将快速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国家将对光伏产业进行整顿,由此行业洗牌也将会加速。

    产业优势逐步显现,光伏产业已接近大规模应用阶段

    过去几年里,硅材料短缺一直是制约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而金融危机的到来却让多晶硅价格回归了理性。2008年,国际多晶硅现货价格从10月的360美元/公斤骤然跌至11月的180美元/公斤。此后跌势不改,至今年2月向120美元/公斤下滑,到了3月又暴跌至100美元/公斤。
    研究资料显示,多晶硅在光伏组件中所占成本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70%锐减到现在的30%,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到1-2.1元/千瓦时,且仍有较大下降空间。这种下降速度远远超出了当年众多学术机构和投资者的预期,较乐观的预测认为,再过五年就可实现光伏发电成本达到传统电力的水平。
    据昆山恒辉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安琦介绍,在下游的电池转化效率上,传统电池转化率是17%,而每提高1%,发电成本会降低6%,目前公司的试验室技术转化率达到23%。以17%的转化率计算,每度电成本在1.3元左右,如果再提升6%,发电成本理论上可降到0.94元/度。另外,工艺质量和生产效率仍然有提高空间,如此一来,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大规模应用于国内的成本瓶颈将逐步打破。
    根据记者此前在全国一些光伏企业调查时发现,目前无锡尚德等主流光伏厂商已将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到1.5元/度,浙江正泰太阳能公司的薄膜光伏发电成本降到每度1.1-1.3元,且高效薄膜太阳能量产成本可以在0.5-0.7元左右,河北英利更是有望在明年将发电成本降至每度电1元钱。国内光伏产业技术经济性的持续重大改进,决定了光伏产业发展已进入到了可较大规模示范推广的阶段。

    国内产能过剩,产业与国内市场脱节严重

    虽然光伏产业已经接近大规模应用阶段,但是目前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却是问题重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产能过剩,产业与国内市场脱节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在光伏领域,全国正在新建、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企业多达数百家,总投资超过1000多亿元,太阳能电池现有产能已超过国内市场容量近百倍。多晶硅方面,2009年国内厂商有效供货能力将达8万至11万吨,而预期全球有效需求只有6万吨。
    一位长期研究光伏产业的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在建或是准备动工的多晶硅项目,如果能按期完工而且完全释放产能,产量将高达14万吨。但是根据预测,全球2010年多晶硅的需求仅为8万吨左右。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却十分热衷于多晶硅项目,甚至将多晶硅建设列为重点工程而盲目上马,一味扩大项目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产能严重过剩,而且造成大量的浪费和严重污染。
    此外,国内光伏产业与国内市场极度脱节的问题也饱受业内人士指责。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光伏发电速度发展缓慢,相关的配套技术尚不成熟,由于发电成本相对偏高,真正并网型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远未形成。据悉,我国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300兆瓦,国内装机容量仅约50兆瓦,尚不足3%,剩余97%以上出口国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求发指出,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而国内太阳能电池98%用于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
    但是即使是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企业效益也不能保证。根据江西省政府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硅材料、电池片和组件价格急剧下跌,国际市场多晶硅价格已由最高点的每公斤500美元跌至每公斤120美元,跌幅达70%以上,电池片价格由每瓦3.5美元跌至2.6美元,跌幅达25%左右,国内光伏企业盈利水平骤降,实际收益出现巨额亏损。

    未来国内市场将迅速增长,合理安排有效投资规模和行业洗牌将同时进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求发指出,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扩大光伏市场国内消费的政策,支持用国内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兼顾国际市场。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联营,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到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
    从相关领导人讲话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国家对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企业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国内市场将迅速增长。
    早在今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决定有条件地对部分光伏项目进行每瓦最多20元人民币的补贴。2009年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宣布在我国正式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009年国家出台的政策将推动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发展,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已经开始启动,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光伏产业国内市场将会快速增长。
    第二,对光伏产业投资现状将会进行治理,未来投资准入门槛将会提高。
    本届西博会上对光伏产业来说最值得关注的动向之一就是未来投资门槛将会提高,无序投资的状态接下来将会被控制。
    事实上,四川省已经对此开始着手准备。四川省委常委、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在西博会论坛上就明确表示,未来四川引进项目时将严格准入制度:一是做好实施多晶硅行业准入工作的准备;二是将积极推进“7+3”产业规划中硅材料发展规划的落实;三是四川省原则上将不再新批多晶硅项目建设;四是定期发布多晶硅行业发展数据,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和生产。分析人士认为,不仅是四川,未来全国其他地区也将会出台类似提高投资门槛的政策,国家也可能统一出台相关政策对产业重复投资和建设加以限制。
    第三,行业洗牌将加速,技术落后、发展缓慢的企业将迅速被淘汰。
    行业危机正是调整良机,虽然金融危机后国内多数光伏企业陷入困境,但是随着产业升级和发展,市场整合不可避免。本轮国内多晶硅的投资过热虽然从长远看解决了我国太阳能产业链中原料缺乏的问题,但近期政府对已经上马的项目进行梳理不可避免,对于技术先进、自有资金充裕、地域布局合理的项目予以鼓励,对技术落后或未经实践检验、盲目上马的项目进行有效控制。陈求发已明确表示,到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这将是行业整合的信号。

  相关稿件
· 风电和光伏产业洗牌势在必行 2009-08-28
· 风电和光伏产业重复建设不容忽视 2009-08-27
· 光伏产业之困“中国创造”之痛 2009-08-27
· 光伏产业:启动国内市场 带动企业发展 2009-08-24
· 扶伏限劣引导光伏产业升级 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