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可燃冰”发现过程
    2009-10-20    作者:本报记者 吕雪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可燃冰”这种“冰与火”奇妙结合的新型能源,是如何被发现的?记者专程采访了可燃冰项目合作单位之一——青海煤炭地质105队(以下简称“105队”)。
    据“可燃冰”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105队(以下简称“105队”)队长、总工程师文怀军介绍,这一带“可燃冰”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这年11月,105队在这里进行煤炭勘查时,钻孔内开始涌出不明气体,点火燃烧,由于气体涌出量很大,影响到钻探施工,迫使这个钻孔因未见到可采煤层而报废。
    2006年5月,105队再次在这一地区进行煤炭勘查,又发生类似不明气体。之后,105队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张永勤、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祝有海等权威专家就上述情况进行了交流、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该地区可能存在“可燃冰”。2008年开始,105队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勘探所共同合作开展《青藏高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项目。11月5日,首次发现含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段,这一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认定。
    国土资源部2009年又部署了一批钻探实验井,6月再次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经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显示出标准的“可燃冰”特征光谱曲线。
    从2004年发现疑似“可燃冰”,到2006年基本确定“可燃冰”的存在,再通过2008—2009年的工作,经钻探取得样品,通过测试证实了在高海拔冻土区存在“可燃冰”的事实。
    文怀军分析说,木里地区“可燃冰”是煤层气的水合物,其成矿机理大致是:煤层气向上溢散,而上面有冻土层的覆盖,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二者形成“可燃冰”。它的组分除了甲烷,还有少量乙烷、丙烷等气体,是一种“新型可燃冰”,非常值得研究。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初略估算,我国陆域“可燃冰”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而青海省的储量约占其中的1/4。
    青海之所以成为我国陆域“可燃冰”的首个“现身地”,与这里独特的地理地貌环境有密切关系。
    首先,青海有着面积广、厚度较大的冻土带资源,为可燃冰的存在提供了地质条件。
    其次,青海木里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的资源条件。
    第三,青海木里的交通条件和后勤保障措施是我国大面积冻土带地区中条件较好的,这为“可燃冰”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持。文怀军说,青海木里煤田含“可燃冰”岩层段埋藏浅,只有130-300多米,这为可燃冰开采带来很大有利条件。并且这里的冻土层较薄,只有80-120米,也为将来的工程和科研带来极大便利。“可燃冰的开发有望在这里取得突破。”
    “不过,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文怀军说,因为“可燃冰”开采面临的环保问题较为严峻,需要研究探索如何既能开发利用,又不伤害环境。特别是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
    神奇的大自然,蕴藏着奥秘无限,等待着人类的科学探索。探索无限,人类的希望也无限。

  相关稿件
· 青海发现可燃冰对我国能源接续意义重大 2009-10-20
· “可燃冰”研究现状和我国研究历程 2009-10-20
· 可燃冰:福音还是陷阱? 2009-10-14
· 可燃冰带动相关板块成股市热点 2009-10-14
· 可燃冰开采成本极高 大型国企或独享商机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