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9-23 作者:本报记者 张毅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吕树林是济南铁路局的一位工程师,去年刚刚退休。半年前,他花了5万多元人民币买了一辆比亚迪F3经济型轿车。吕树林告诉新华社记者,退休了还能拥有一辆私人轿车,这是他年轻时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私人轿车不过数百辆。在1956年后长达30多年时间里,国内没有一辆私人轿车。再次出现私人轿车,是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而私人轿车大规模进入中国老百姓家庭,则是从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开始的。
解放初只有个别民族资本家有私人轿车。年届八旬的胡信民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第一任会长,现在担任中汽协名誉会长。从1954年到一汽工作,他和汽车打了一辈子交道。胡信民回忆道,刚解放时,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宁波等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除了少数民族资本家拥有自己的小轿车,其他小轿车都是公家的。
新中国长达30年没有私人轿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年左右的建设与改造,基本确定了“生产要素由国家统管统分,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国产大红旗高级轿车和上海牌小轿车,成为国内公务轿车的两大主力车型。大红旗主要用于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出行和接待外宾,上海牌轿车则用于司局级领导。从1959年第一辆大红旗轿车试制成功到现在,总共生产了1000多辆。1958年,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第一辆凤凰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轿车。1991年上海牌轿车停产。在长达27年时间里,上海牌轿车总共生产销售了6.6万辆。
私人轿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计划经济年代,汽车是生产资料,少量轿车主要用于公务和外事活动。老百姓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私人轿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后,要不要发展轿车,曾经有过很激烈的争论。一位部委负责人就曾说过,搞什么轿车,战争年代有马骑就不错了。
今年70岁的原国务院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徐秉金,曾长期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决策。他对记者说,改革开放前,认为有卡车就不错了,而轿车是享受。再加上国家没有财力,根本不可能考虑生产轿车。当时中国的汽车工业规模也很小。1978年汽车产量只有15万辆,仅占当时世界汽车总产量的0.4%。
个体户成为第一批私人轿车拥有者。1986年,北京个体户陈安林花了9000多块钱,买了一辆从波兰进口的菲亚特126P小轿车。放在今天,这款比奥拓个头还小的小轿车档次太低,也太不起眼了。但在当时,在陈安林的朋友圈子里还引起了一点小小的轰动,陈安林成为京城极少数拥有私人轿车一族。
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汽车开始迅速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1990年底,全国共有82万辆私人汽车,其中58万辆是载货车。24万辆私人客车中,绝大多数是微型面包车,私人轿车也就几万辆。当时国家用高关税等进口壁垒严格保护国产汽车,进口小轿车价格高得离谱,一般人根本买不起。国产轿车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一辆中德合资的桑塔纳卖到20多万,还要批条子才能买得到。
中国进入私人轿车消费新阶段。200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2001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了“十五计划”,这是第一次把轿车进家庭列入国家发展规划。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大举对外开放,带动了国内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长期以公务消费为主的轿车市场转变为以私人消费为主。私人轿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国内轿车价格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轿车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私人轿车全年销量只有46万多辆,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不到300万辆。到今年8月年底,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377万辆,不到8年净增2000多万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