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研发基地,美国硅谷已然刮起一阵“血雨腥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谷歌与苹果曲终人散,也让3G演义更加精彩纷呈。
联盟破裂
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8月3日宣布,鉴于苹果公司与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竞争渐增,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决定辞去兼任的苹果董事职务。
局外人可能对此颇为惊讶,惋惜多年来一直携手对抗微软的“苹谷联盟”就此破裂,但硅谷人士其实对此早已心知肚明,随着谷歌业务多元化发展,昔日的盟友已经成为今日的对手。
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当天在声明中说,随着谷歌越来越涉足苹果“核心业务”,“鉴于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施密特将不得不回避我们更多会议”。
同场竞技
谷歌与苹果此次“分手”并非是要分道扬镳,反而恰恰是要同场竞技。
施密特在接受《商业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八亿台电脑,但手机差不多有30亿部,其中可以接收数据和上网的手机约有六亿部,而且手机持有量的增速要高于个人电脑。随着3G网络的成熟,现在已有很多手机不但可以通话,还能播放高清晰的广告和运行有趣的应用程序。
苹果公司无疑率先抢占了这个市场。苹果公司7月2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由于iPhone销售量为去年同期的七倍多,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0.7亿美元,同比增加15%。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iPhone占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由去年的2.8%飙升至13.3%。面市仅两年多后,iPhone占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即升至1.9%。
苹果推出iPhone大获成功后,谷歌研发出Android操作系统与之相抗衡。此外,苹果最近拒绝在iPhone上安装谷歌语音软件,因为谷歌语音可提供廉价国际长途电话和免费短消息服务,有损苹果主要商业伙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利益。由此可见,谷歌和苹果的竞争正日趋激烈。
各有千秋
尽管谷歌与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开始过招,但双方的“内功”各有千秋。
谷歌95%的营业收入来自广告,因此可以寻求“开源”式发展,不但自己提供的软件免费,还为软硬件厂商一个开阔的平台,让其可以自由开发插件或配件,不局限于任何网络或者应用程序卖家。
与此相反,苹果绝大部分营业收入要靠软硬件的销售,因此主要寻求“专卖”式发展,其杀手锏是其对时尚与品质的独到见解和坚实的创新与研发能力。
分析人士认为,谷歌和苹果作为信息产业两位重量级成员谁也不可能将对方一举击败。但以史为鉴,谷歌如能打持久战,胜算的几率可能会更大一些。回顾历史,微软就是同样使用“兼收并蓄”这招击败苹果而抢占了先机,并逐步垄断了操作系统市场。这是因为微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养活了大批软件开发商。现在,如果谷歌也能组建一个类似的“联军”,那么苹果精心打造的围墙可能难免终将倾颓。
历史也证明,苹果虽然当年与微软的竞争未占上风,但仍依靠其强大的苹果文化独树一帜,经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屹立不倒,堪称信息产业发展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问题不少
从“苹谷”之争看3G市场,可以管窥全球通信业近年来发生的迅猛而深刻的变化,但智能手机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著名市场调查机构加特纳公司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还只有5370部,2006年和2007年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率都在50%左右。即便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其增长率也达13.2%。
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手机处理速度还不快,网络带宽不足,广告格式不统一。智能手机也存在局限性,即售价偏高,操作相对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