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建设提速凸显三大“裂变”效应
    2009-06-17    来建强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是已伸出地面的福清核电站1号反应堆主体工程。

    6月17日,福建福清核电项目2号机组浇注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三个月。这使我国已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提前增加到14台,总装机容量1435万千瓦,占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30%左右。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到2020年,我国总的电力装机预计达到14亿至15亿千瓦,核电占整个发电的比例将从现在的不足2%提高到5%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核电建设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它带来的“裂变”效益巨大而深远。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我国的核电建设目前正进入批量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2008年是我国新核准核电项目、新开工核电机组、新获准开展前期工作核电项目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国家新核准了福建宁德、福建福清、广东阳江、浙江方家山等四个新的核电项目,共1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截至目前,我国共核准核电项目八个、共24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540万千瓦。
    核电建设高速发展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发展。
    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于去年11月下旬动工,将建设1号、2号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1号、2号机组进展分别比计划提前一到三个月。这两台机组计划分别于2013年、2014年建成发电,两台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将超过140亿千瓦时。
    福清核电站的3号、4号机组负挖也于近日开工,将在今年10月底完成近90万立方米的土石挖坑量,负挖完成后将组织专家勘验坑槽,然后准备两台新的核电机组开工建设,其中3号机组计划于2010年4月浇注核岛第一罐混凝土。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表示:“核能是安全经济干净的能源,对外部环境是零排放。”据测算,福清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投入发电后,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减少10万吨火力发电用煤的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将有助于福建省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大力发展核电等新能源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来说是迫在眉睫。目前,国内的产业发展还比较依赖于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市场价格波动不定,核电等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重要的新增长点。
    从石油价格来看,1998年的原油价格每桶还不到10美元,2000年后稳定在22至28美元,2004年至2006年从41美元涨到65美元,自2007年开始,油价开始大幅上扬,曾一度飙涨到每桶150美元的高位,而后又一路下跌。虽然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有投机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传统能源供需将越来越趋于紧张,长期来看价格将处于上升通道。
    在各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中,能源建设均成为投资的重点,其中核电成为重中之重。海南、湖北、江西、湖南、吉林、安徽、河南等内陆省份正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核电前期准备工作。福建省将在现有两座核电站的基础上再计划新建两座核电站。核电大省浙江则计划到2015年新增6台核电机组,核电总装机将提高近9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份额的12%,电力能源结构将得到明显优化。
    联合证券分析师王爽认为,核能是化石能源的最好替代,核电的“替代角色”在今后10至20年的发展中将起主导作用。以核电取代煤电,更有利于削减二氧化硫等排放量。

    设备制造业大受益

    总装机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级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的福清核电站投资近千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近60亿元。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洪早告诉记者,核电站1号、2号机组设备采购包总数为321个,目前144个采购包在计划要求时间内完成发标,99个采购包已签合同,进入加工阶段的采购包有27个。
    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核电投资高峰期,核电设备制造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截至2008年底,我国核电机组容量仅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3%,远远低于17%的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核电发电量仅为910万千瓦,核发电量占比仅为2%,在30多个核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
    日前,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国家发改委将于近日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修改工作,初稿已经形成,此次调整将突破2007年旧版规划中“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为4%”的目标值,更改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拟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达到5%以上。到2020年,我国核电的投资空间预计在1万亿元以上。
    核电的主要设备包括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电站辅助设备等。一般来说,核岛设备约占设备投资的45%,常规岛设备占比为30%,另外辅助设备占比约为25%。因此,根据2009至2020年核电设备4000亿元的保守投资计算,在此期间,核岛设备市场容量约为1800亿元,常规岛设备市场容量约为1200亿元,而其他辅助设备市场容量约为1000亿元。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曹述栋表示,核电产业关联度很高,涉及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国家鼓励发展核电,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冶金、机电、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核电建设包括了燃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电力辅业集团、发电企业核输配电企业等几个环节,具体主要分为:一是核燃料、原材料生产;二是核电核心设备制造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三是核电站建设及运营维护。
    再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看,利润分配格局大有不同。目前,在上游即核燃料及原材料生产环节,我国还没有核燃料的上市公司。而对处于中游的核电设备制造而言,由于垄断程度高,技术壁垒高,处于有利的地位,定价能力强,同时,在其他辅助设备领域,由于核电产品属于高端产品,毛利率也普遍较高。

    促进核电人才培养

    核电建设的高速发展可能将面临严重的核电人才瓶颈。
    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质保处处长毕宏达告诉记者,虽然福清核电项目建设的骨干力量都是有八年以上核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但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业已暴露出设备监造管理和生产准备专业学科带头人“短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核设备监造力量不足、专业不全、经验不够;高级操纵员的培养时间紧迫,核岛检修专业带头人尚未脱颖而出,其他专业领域技术力量也不足。
    “未来十几年,我国核工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任务艰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核专业人才非常紧缺。”这是中核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舒卫国对我国目前核电人才状况的概括。未来十几年,我国将建设40台以上核电机组,大规模的核电建设,必然需要大批优质的专业人才。
    2008年,中核集团共接收了1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核专业毕业生381名,此外还有一些与核电发展相关度高的理工类专业,比如机械化工、辐射防护、电气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我们既考虑当前的人才需求,又要考虑5到10年以后乃至2020年前的人才需求趋势,对学生的选用可以说不拘一格,既注重从‘211工程’、‘985工程’大学中选拔优秀毕业生,也注重从具有传统核专业教学特色的普通高校中选拔毕业生。”舒卫国认为,近几年来,与核电相关的核专业人才一直呈现供求两旺的景象。
    据统计,2020年核科技工业需要核专业本科以上人才约1.3万人,其中,“十一五”期间6000人左右,按照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需要400人计算,到2020年新增30座百万千瓦核电站需要核电人才在1.2万人以上。
    核电人才,高校无疑是最大的供应方。
    从1996年开始,中核集团就与清华大学签订了定向生培养计划,截至2008年底,已经有9届共约540人毕业,其中332人进入中核集团所属成员单位工作或深造。中核集团还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开设了核专业的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有11所高校开设了教育部认可的核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
    核电人才短缺,其实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事故之后,影响了整个国际社会的核电发展,这个寒冷的“低迷期”长达20多年。美国自1979年“三里岛核泄漏事件”之后,20多年核电建设基本停滞不前,人才补充更新很慢。
    现在,世界各国核电建设同样在复苏。多方信号显示,核电建设的高速发展必将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核电人才的培养。

  相关稿件
· 吉林开建总投资15亿元核电设备制造项目 2009-05-20
· 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 2009-04-23
· 第八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开幕 2009-04-22
· 我国年内将在浙鲁琼粤开建5个核电项目 2009-04-21
· 浙江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开工 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