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9-04-24 王云 编译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4月20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说,目前有一种观点仍然很盛行,即认为原油、铜、粮食和黄金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再度上扬。许多精明人士认为,去年商品价格的回落只是长期牛市的短暂停顿。 这种观点源自强大的现实趋势,例如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全球储量的下降、对资源国有化的担忧(独立石油公司目前仅掌控着全球储量的20%)以及长期对能源和农业的投资不足等。 然而事实是,世界以前也曾面临上述所有问题,但在过去的200年里,由于新技术不断出现和提取效率不断提高等原因,商品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调查公司银行信贷分析师(BCA)的数据显示,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主要工业商品的价格比1800年低75%。目前的实际油价与1976年和19世纪70年代处于同一水平,价格长期下滑主要是因为新油田的不断发现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的经验对目前情况同样有意义。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欧洲的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然而在那10年间,原油消费量仍然基本持平,因为双方都努力提高了燃料效率,并转向了核能等替代能源。认为中国和印度的繁荣将不可避免地推高原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说法纯属虚构。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的经济强国登上世界舞台,然而商品价格在继续下降。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全球经济增长相对强劲的时期,中国经济也以平均9%的速度增长,但大多数商品价格并未随之上涨,例如,原油价格当时就从未突破每桶40美元的上限。 原油价格没有高涨的原因很简单:任何商品的需求都是具有价格弹性的,这意味着一旦价格过高,消费者就会停止购买它,或者努力寻找替代品。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和欧洲制造业的复兴推高了铜和镍等工业金属的价格,直到最后顾客不能忍受而不再购买。 有充分理由认为世界刚刚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转折点。上一次油价暴涨在1979年崩溃,当时的石油总支出超过了全球GDP的7%。去年,石油总支出也达到了类似的水平,并且自那之后油价下降逾2/3。 然而市场投资者仍然坚信,油价将会再次上扬。三年后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接近每桶70美元,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货价格约为每桶50美元。一些分析人士预测,油价在2012年之前将达到每桶90美元,其他商品价格也将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2005年,市场的运行仍与这种设想完全相悖。多年来,现货价格都高于期货价格,因为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价格会遵循历史的趋势:下降。但这种长期以来的观念随着10年来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消亡。 世界现在处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然而不论分析人士对全球经济持何种观点,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同意商品价格还将上涨。乐观主义者认为,消费需求的复苏将推高油价和其他商品价格。而悲观主义者则在购买商品以规避爆发通货膨胀的风险。 这两种想法都忽视了历史。历史显示,只有一种商品价格会在通胀环境下上涨,即黄金。其他商品价格只会在全球经济过热、需求暂时超过供给的情况下上涨。在当前,几乎所有商品的供给都远远超过了需求,在未来两年内供给可能会下降。 当然,商品价格总会在某个时间再度上涨,但那也只是暂时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的数据显示,原油牛市平均持续四到九年,熊市平均持续11年到27年。以史为鉴,也许我们现在只是处于另一个漫长熊市的开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