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河汽车:资本运作曲线救车
    2008-09-03    本报记者:吴华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下线的小排量车——“昌河铃木”在9月1日国家消费税调整后,正源源不断地投放各地市场。本报记者:吴华国 摄

  上市公司“昌河汽车”年报显示,2007年度,其拥有41%股权的合资企业“昌河铃木”当年亏损7.68亿元,较上年增亏4.76亿元。由此,“昌河汽车”当年净利润为-3.18亿元。
  由于前两年连续出现了巨额亏损,在关键的第三年度,即为时已经过半的2008年,其市场表现和高层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备受关注。今年6月以来,随着*ST昌河(600372)的宣告停牌,市场上有关“昌河汽车”的各种猜测和议论也风生水起。这个一度辉煌的上市公司、一直致力于小排量车研发、生产的大企业,将何去何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就在这样的敏感期,公司新任董事长李耀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为广大股民和用户揭开了其中的“谜底”。

  小排量车,遭遇中国旷日持久的市场怪圈

  李耀说,我国尚属欠发达国家,国民人均纯收入还很低,石油资源也相对贫乏,市场油价不断上调。即便如此,国人对家用小汽车表现出的消费观念竟十分的奢侈和畸形。经济实惠的小排量车,因此在中国遭遇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市场怪圈。
  先从售价方面看,同样是排量2.0升日本丰田厂生产的一款车,在美国的售价仅为1.5万美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而在国内市场被消费者追捧到售价高达18万元人民币;同样是排量1.4升由昌河铃木生产的北斗星车,在日本本土售价约8万元人民币,而在国内市场只能卖4万元左右。这便是国人崇大嫌小的汽车消费观念所带来的十分畸形的价格扭曲。
  再从销量方面看,去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均达到88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和21%。其中轿车销量为472.7万辆,同比增长23.5%。按排量分,1.6升以上轿车增幅十分明显:1.6升至2.0升的车型销售144.55万辆,同比增长45.7%;2.0升至2.5升的车型销售51.66万辆,同比增长26.56%;3.0升至4.0升的高档车共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4.5倍。
  与此相反,1.6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却相当低迷,其中排量小于1.3升的车型共销售164.39万辆,仅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26%,其市场占有率不仅未随油价的上调而上升,相反同比竟下滑了5.7个百分点。
  今年7月,国家宣布3.0升以上大排量车和1.0升以下小排量车消费税分别上调和下降的宏观调控政策后,各地市场反应依旧是大排量车的进口与销售逆势上扬,以致不少地方汽车市场上的大排量车卖得断档缺货了。而小排量车销售依然波澜不惊。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小排量车的研发、生产道路上负重前行。企业利用军工技术优势,于1982年开发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款微型汽车;90年代又在同行业率先开发出第二代微型车CH1018系列车;继而在2001年7月,实现了昌河股份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公司拥有员工近6000人,总资产59.3亿元人民币,在景德镇、合肥、九江三地分别建成了3个整车生产基地和1个发动机生产基地,具备年产30万辆整车和15万台汽车发动机生产能力。

  昌河汽车:誓言变“壳”不变“身”

  由于国内小排量车成长环境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一些地方不仅不鼓励小排量车上路,甚至对小排量车进行无端指责和限行;加上企业自身产品结构单一,成本控制乏力,昌河汽车的生产经营因此一度陷入了连年亏损泥淖,最终被上交所宣布停牌。
  十字路口,社会对昌河汽车的发展前景表示出种种忧虑,有的媒体甚至提前做出了“昌河汽车无奈退市”的研判和报道。李耀说,其实,恰恰相反,困难面前公司新的决策层抓紧酝酿的并不是如何退出国内汽车市场,而是千方百计通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内部的资本运作,最终实现曲线救“车”。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集团内部的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将持续亏损的汽车类资产剥离出*ST昌河,同时装入两家航空机电企业的股份充实原*ST昌河的“壳体”。具体为:以2008年5月31日为交易基准日,在国内A股上市平台内,*ST昌河以汽车业务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包括昌河股份控股和参股公司的权益)置换为即将成立的新中航集团所持有的上航电器100%的股权、兰航机电100%的股权。
  随着这一重组方案的正式批复,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停牌的*ST昌河(600372)已于7月18日正式复牌。
  李耀说,剥离后的昌河汽车资产及负债将直属于新中航集团。从此,飞机和汽车制造将成为新中航集团的两大主营业务,集团将举全力,做大做强汽车产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筹备组副组长谭瑞松也证实,汽车曾经是中航二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对集团营业收入的贡献远高于飞机制造。新中航集团成立后,将同步规划航空、汽车两大主业,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汽车产业倾斜,同时将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力争使集团汽车产业在国内同行业占据重要位置。
  李耀说,此次*ST昌河的资产置换,并非外界传言的昌河汽车要退出汽车市场,而只是为其换了个“壳”而已。汽车仍将是昌河公司的主业。公司与日本铃木的合作也将继续进行,并将进一步加强。1.80L利亚纳新车研发、北斗星和浪迪车出口等项目,均将获得实质性进展。

  毫不动摇地“走节能路造精品车”

  金蝉脱壳后的昌河汽车,其未来的发展将如何定位?在人们的消费观念尚未彻底转变,国家的配套、鼓励政策也远未到位的情况下,昌河人的小排量之路还能走多远?
  对于社会的这一关切和疑问,作为公司新任董事长,李耀胸有成竹地说:在全球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我们“走节能路 造精品车”的发展理念,将会毫不动摇地恪守、传承下去。
  他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这一见解:
  昌河,以小排量起家,也必将以小排量取胜。昌河人在研发、生产、经营小排量汽车的30多年间,不仅出了一批颇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也造就了一支小型车研发队伍,形成了特有的小型车企业文化积淀。公司目前拥有的两大品牌,自主品牌——昌河汽车,赢得了国内小排量车制造专家的美誉;合资品牌——昌河铃木的合作者日本铃木公司,更被公认为世界小型车的领跑者。小排量汽车无疑是昌河汽车生存和发展之本,抛弃小排量车,就意味着抛弃自身优势。
  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为小排量车留下生存空间。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城市,汽车尾气已成为大气首要污染源。低能耗、低排放的小排量车必将为更多消费者所接纳,成为全球和国内汽车消费的主流。
  全球日益紧张的能源供给,为小排量车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去年我国石油消费达3.5亿吨,当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预计2020年,我国石油年进口量将达到2.3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60%。与此同时,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将持续攀升,目前已升至每桶110美元以上。
  目前,我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潜在市场,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国内机动车保有量近1.6亿辆,并将在年产1000万辆庞大产能基础上,保持快速增长。直面能源紧张的艰难局面,汽车工业的发展出路只能是小排量加节能环保型。
  各国正在积极采取的一系列“限大放小”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小排量车繁荣。在我国,小排量汽车也将得到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李耀说,当然,小排量车及其生产企业要真正走出困境,实现自救,还必须走精品之路。应该说,当前国内市场缺乏的并不是小排量车,而是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精品小排量车。小排量的价值除了应体现在节能、环保等指标性特征外,还应该更多地在安全、舒适等内涵上下工夫,提升产品品质、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特性等。唯有如此,小排量汽车才能彻底摆脱低端产品的被动局面。
  为此,昌河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按照“少、小、轻、短、美”的产品标准严格设计制造;进一步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不断研发出小排量车新品、精品。力争到2012年形成年产各类汽车整车40万辆,汽车发动机3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润4亿元,成为国内一流小排量车生产企业。

  相关稿件
· 昌河汽车品牌宣言:走节能路造精品车 2008-06-18
· 昌河汽车恭祝北京国际车展盛大开幕 2008-04-21
· 昌河汽车“六车一发”炫亮北京车展 2008-04-21
· 昌河汽车股份公司总经理易人 2007-09-05
· 昌河子公司停产微车市场萎缩严重 200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