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IT外包服务产业向高端领域转移,国内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供应紧张以及人力成本增加等问题逐步使人力资源成为产业升级中的制约。我国必须改变外包服务人才结构,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服务质量,才能加速完成行业规模扩大和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
“橄榄形”人才结构亟待改变
我国高质量、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吸引了大量海外市场IT外包服务的转移。IT外包服务包括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软件支持和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多项服务,以业务内容划分,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国承接的服务外包额为20亿美元,其中,ITO业务占外包服务总额的60%以上,产业发展增势迅猛。但与国际领先标准相比较,我国IT外包服务产业在综合能力、品牌建设、规模效应以及产业链完善方面仍然面临挑战,而这些挑战的核心是人力资源。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问题突出,人才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而产业需求的是“金字塔形”结构。人才供应紧张、结构不合理、培养机制有待完善成为行业发展瓶颈。据统计,2007年国内软件人才缺口至少20万人,而且缺口量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日前在大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下简称“软交会”)上,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卢朝霞指出,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打破人才瓶颈,就要改变人才结构,建设完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求的人才体系。 软交会上发布的《2008年中国IT外包竞争力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国内紧缺的人才还包括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高水平的系统架构师等。同时,IT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软素质也亟待提高。对IT企业而言,在保留人才方面有待加强。
“大连模式”重视实施人才战略
软交会上,在介绍“大连经验”时,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说,回顾大连软件产业十年发展历程,人才战略是实施重点。大连要想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领军城市,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还得立足自己培养。 据悉,大连市近期将成立大连软件高级经理人学院,这将成为全国第一所软件高级人才培养机构。这座学院计划建立起一支由51名授权讲师组成的本地讲师团队,在三年内为大连软件产业培养1000名工商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及市场营销方面的高端人才,并同时为大连各软件企业的1600名基层管理人员提供国际化技能培训。 在过去的十年中,大连在高等学校里广泛开设与软件和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先后建立了六所专门的软件学院,培养了大量软件人才。近几年大连引进的人才每年都超过万人。 为破解当前存在的人才危机,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的策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增20万到30万名软件人才,培训30万到40万名能够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实用人才,以实现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
以人为本多层面促进产业升级
外包的本质是提供专业化服务。行业要扩大范围,取得规模效应,就要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品牌和战略联盟,这对较高的人员素质提出了要求。 当前,IT外包服务产业从简单的IT系统开发、支持和维护向业务流程外包、IT咨询等领域发展。发包企业对于服务提供商的行业经验、交付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竞争技术的提高则有赖于企业的人才资源和创新文化。 行业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方面仍需付出努力,以造就并保留人才。一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进一步完善以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同时鼓励有培训能力的大型企业以及专业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强的业务培训。其次还要加强和鼓励各种层次人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发展。就企业而言,应完善雇员的入职培训以及在职培训,鼓励雇员的在职学习。 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孙振耀认为,除了注重培养,还可以结合引进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国内的软件人才队伍。 对IT从业人员而言,自身的软素质也亟待提高。据调查,软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目前,我国主要的发包国家和地区是日本、美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这对我国IT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融合力提出了要求。此外,创意能力也是行业对员工提出的要求。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首席研发官梁兆柱博士认为,服务业需要适合本国需求的有创意的人才。因此,员工应在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的同时,注重增强沟通能力、服务意识,使自己成长为国际化的、具备跨文化区域合作的复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