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于河南郑州华联商厦的营业员闫巍利来说,是心情愉悦的一年。这一年,她月均工资从2006年以前的380元增加到了1200元。 2007年,对于包括郑州华联商厦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国有流通企业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困扰它们多年的410亿元历史债务基本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包括闫巍利在内的50多万国有流通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上述这一切变化,主要得益于2006年起国家实施的“减债脱困”工程。
债务缠身部分企业“半死不活”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流通企业在稳定市场、保障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因政府计划调拨、价格变动等原因,部分国有流通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据商务部2005年底进行的调查,全国国有流通企业待处置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务大约有600多亿元。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推进的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进程中,一些企业通过破产、重组、以物抵债等方式处置了债务。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尽管资产状况尚可,也有一定经营能力,只是长期积累的历史债务自身无力解决,土地和房产等大量资产因被查封、抵押而无法盘活,职工也得不到妥善安置,企业发展无从谈起。 “减债脱困前,一些国有商业企业十几年没有开支,甚至连丧葬费都付不起。‘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企业没有主体资格贷款。想死死不了,想活也活不下去。”辽宁锦州市商业局副局长李福杰说。 在国务院的部署下,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从2006年起在全国实施国有流通企业“减债脱困”工程。2006年,“减债脱困”工程选择贵州、石家庄等13个省市进行试点,2007年全面推开。
创新思路普惠政策“四两拨千斤”
郑州华联商厦总经理张淑云认为,“减债脱困”工程的实施,关键是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没有这项政策,企业对债务的处理根本不会去想、也不敢想,因为没有条件、没有能力想。 历史债务是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中久拖不决的硬骨头。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债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政策性债务。同时,由于大部分债务已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时,由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竞标收购,又具有市场化的特点。 解决国有流通企业的历史债务,涉及政府、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职工等各方,都希望利益最大化,分歧明显。要打破僵局,不可能再延用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所实施过的政策性核销呆坏账、债转股等办法,必须创新思路,建立一个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新的合作机制。 在大量基础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商务部提出了“财政补一块,资产公司让一块,企业还一块”的处置办法。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指出,这种债务处置原则和方式,充分兼顾了有关各方的困难和利益,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同时,保障了地方政府或负债企业优先回购债务,提高了债务处置效率,降低了处置成本。
减债脱困企业发展“久旱逢甘露”
“减债前,一些国有商业企业领导把自己比作是‘穿着棉袄游泳’,负担比别人重。减债脱困后,这些企业把‘棉袄’脱下来了,可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处长徐敏说。 辽宁省沈阳市是2006年最早进入“减债脱困工程”试点的十三个省市之一。通过“减债脱困”工程,沈阳市104户国有商业企业解除了长城、华融、信达、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25.7亿元债务。 如今,卸下5.39亿元历史债务包袱的沈阳市副食集团,盘活了抵押给资产管理公司的20万平方米土地,该集团占地17万平方米的副食品蔬菜批发市场也得以开工建设。市场建成后,将成为东北最大的副食蔬菜批发市场。 “减债脱困”工程的实施,为国有流通企业创造了改制和发展的条件。同时,处置410亿元历史债务只支付偿债资金55亿元,平均偿债率不到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