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热议: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开源”与“节流”当并举
    2007-11-19    本报记者:陈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中国究竟该寻求一条怎样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17日,出席“2007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的官员和学者认为,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一方面必须“开源”,即开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还要“节流”,即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侯云春认为,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里,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严重制约能源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他指出,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不到发电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技术路线、投资体制、燃料保障等问题,使我国核电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同时,我国的风电资源量在10亿千瓦左右,目前仅开发几百万千瓦,应当对风电发展进行正确引导,落实上网电价等优惠政策,解决风力发电不确定、对于电网安全影响的问题,促进用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此,国家能源办公室综合组司长周喜安也认为,走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大的能源结构来讲,还是要加快发展核电。他说,最近一两年,从中央到国务院,都坚定了加快发展核电的信心,我们提出的目标都是非常宏伟的,今年以来核电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核电的比重、速度要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规模要在短期内有比较大的提升。不光是沿海,还要逐步向中部地区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缓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需求。
  节能减排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侯云春表示,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能源利用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就是大力节约和合理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管理节能,大力推广节能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发展,广泛开展全民节能活动。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郭克莎提出,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总量、结构和技术进步三方面来加以推进。他说,如果GDP增长速度总是偏快,那么节能减排压力太大,争取明年后年把这么快的速度适度降一点;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尤其是重工业,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要坚决控制住;至于技术方面,必须依靠税收,以及其它方面的法律法规,来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和落后的企业。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国斌表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调控相辅相成,必须综合利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引导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共同推进,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他指出,从总体上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降耗,主要应依靠市场力量,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引导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向节能型方向发展。但强调市场的作用并不是不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因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外部问题,还需要强化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市场主体自觉的节能降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