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和东盟国家部长级高官和电力行业人士约300人参加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本报记者:张爱林
摄 | 有关人士认为,东盟各国经济复苏并逐渐驶入稳定快速的发展轨道,当前开始面临巨大的电力供应缺口,各国对电力开发和供应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机。中国电力正迎来继“西电东送”之后的第二次发展机遇。
伴随着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刚刚在南宁闭幕的首届“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几乎成了东盟国家向中国提供电力合作机会的推介会,东盟国家代表纷纷向中国各大电力企业伸出合作橄榄枝。
东盟国家电力缺口凸显投资机遇
当前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形势下,电力产业作为中国与东盟深层次合作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将对东盟和中国经济合作的构建提供产业支撑和稳定发展平台。东盟国家巨大的电力能源缺口带来了技术设备和工程设计、建设方面的强大需求,中国电力行业联合会预测,未来5至10年内,东盟电力建设投资资金将达2000亿美元,其中电力设备、电工产品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 论坛上,马来西亚沙捞越能源公司带来总投资达60多亿美元的电力合作项目。越南电力集团将投资兴建44家电厂,其中新建25个电厂总投资超过400亿美元,目前大部分新建项目尚未落实资金出处。 柬埔寨工业矿产和能源部部长克劳·兰迪也表达了该国亟须发展电力工业的愿望,其中水电建设项目、输电线路建设方面,正与中国公司进行合作。 缅甸也盛邀中国企业前往投资,共同进行水电开发。缅甸联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吴登盛表示,缅甸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但是技术和资金跟不上,需要外来支持。 印度尼西亚2005年启动了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电气化率要达到100%,需要建设大量发电和输配电项目,政府已出台政策鼓励私营部门参与投资。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尼古拉斯·丹迪·达门说,今年8月召开的第25届东盟国家能源部长会议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协调和推动大联网工作的实施,建立一个跨区域、跨国家的东盟大电网,电力建设和服务方面欢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
两大贸易协定为投资东盟铺开道路
2004年11月29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东盟10国经济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并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张少刚认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使得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开始由“货物贸易时代”向“服务贸易时代”进一步深化,一些人士分析,这也为电力行业的技术设计、管理服务输出渐次打开了一扇窗口。 东盟国家巨大的电力能源缺口带来技术设备和工程设计、工程建设方面的强大需求,而作为我国优势产业的电力能源工业在技术、管理、价格、服务等方面比欧美国家更具有优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电力合作呈现蓬勃之势。云南、广西等省份已经利用自有资源、技术优势,和东盟国家在电力供应、电力规划、电厂建设、资源开发等重要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中国与东盟电力合作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中国国电集团计划发展部副主任李学海表示,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是中国国电集团主要战略目标之一,集团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加大和东盟国家的合作,继续增加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在2004年以前,我们的海外投资规模只有几百万元,但从参加第一届博览会以来,我们已经同东南亚各国签订了10多个项目,涉及水电站、火电站、输变电项目等,在建项目合同金额达1亿美元。”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刘风秋介绍说,由于技术水平较高,项目质量过关,研究院已经赢得很多东盟国家的信任,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目前还有3亿美元的项目正在洽谈中。
专家为电力企业“走出去”支招
迄今为止,中国电力企业已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合作开发电力资源,单独投资建设电站也正在加快。 “在东盟国家开展电力投资,一定要注意政局不稳定这个因素,尤其是缅甸、柬埔寨两个国家,因为政局不稳最有可能导致币值下降,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大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勤说,“相对来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政局较为稳定,投资环境较好,国内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可以先行在这三个国家设立一个区域的据点,辐射东南亚。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环保问题,切不可过度开发给当地留下不好的把柄。” 广西大学商学院李欣广教授认为,我国企业要注意和解决影响在东南亚投资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要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和市场开放时间表;二是要强化开发东盟市场的意识和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策略;三是要拓宽东盟国家商务渠道,选准东盟商务合作伙伴;四是要做好对东盟市场的可行性分析,避免盲目投资;五是在东盟国家开展投资和贸易时不要简单照搬本企业文化和在国内的市场营销经验。 有专家称称,在实践中,更为常用也更为有效的利用外部资源的手段是转嫁措施,例如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项目所面临的自然和部分商业风险;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和投资保险规避国家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