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将化解中国能源进口风险问题
    2007-01-30    本报记者:王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从财政部日前出台的一份内部文件中获悉,2007年我国将继续研究实施鼓励资源性和有利于技术创新商品的进口,以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的税收政策。
    “这项政策的指向非常明确,即通过财税杠杆设法扩大能源进口,严格控制能源、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国内能源资源的存量,避免对本国资源过度开采。”一位业界观察家告诉记者,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对我国加强能源储备、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以外,国家近年来还制定了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能源资源产品的勘探开发和战略储备。我国正在综合利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化解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多元化战略化解能源进口风险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经济师胡兆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能源国际化的背景下,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因此我国必须坚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就像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一样。
    在胡兆光看来,能源进口多元化包含了很多层面的含义,但首当其冲的就是进口品种的多元化。“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全球能源争夺的焦点,而电力进口却被很多国家所忽视。”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已经与俄罗斯政府签订协议,在2008年之前将从俄罗斯进口电力60万到70万千瓦。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除了与俄罗斯开展电力合作外,我国还将与相邻的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电力开发和电力合作。“这是弥补我国能源不足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舒印彪说,我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相关电力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开发大型电源项目并将发好的电送回国内。
    “在石油安全方面,多元化战略将使中国不得不面向全球石油资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为了保证石油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应对战略措施,而建立多元化能源进口渠道已在国际上形成共识。
    “石油进口渠道也应该实现涵盖海运、陆路、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副主任薛惠锋在一篇名为《构建全球合作背景下的中国能源外交方略》的论文中如是表述,“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战略是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强勘探提供充足能源保障

    从石油生产国进行直接进口,发展到开拓海外基地,再到产油国直接投资、设厂,从而取得“份额油”,我国能源企业近年来加大勘探力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海外能源市场,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获得稳定可行的能源保障,从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我国能源安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国最大的石油企业——中国石油集团为例,2006年其先后在我国的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北部和四川盆地发现四个重大油气储量目标区,并在准噶尔西北缘、冀东滩海、鄂尔多斯苏里格等地区落实了七个亿吨级石油储量区块和三个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储量区块。2006年中国石油国内油气勘探共取得34项重要成果,新增石油地质储量连续三年保持在五亿吨以上,新增天然气三级储量均超过300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接替率继续保持在一以上,天然气储量继续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还不断扩大海外油气生产和国际贸易规模,为国内的油气供应提供了有力补充。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表示,通过加大勘探生产力度和对海外市场的扩张,中国石油保障了国内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用户的油气平稳供应。
    中国石化集团同样也将“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并将在海外资源市场取得更大突破”放在公司各项战略的首位。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陈同海表示,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仍将居高不下,因此中国石化有必要以更快的速度拓展上游业务。此举将有助于控制成本,较之从国际市场购买原油,公司能够更加经济地向自有炼油厂提供炼油原料。
    业界观察家认为,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国内能源巨头纷纷加大了对国内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力度,虽然这或许只是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一种考虑,但从某种程度上确实极大缓解了国内的能源需求压力,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

    正是出于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近年来,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加快了开发和利用的步伐。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随后太阳能、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风电产业以及生物质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业界将2006年视作新能源加速发展的政策黄金期。
    对此,财政部的一位官员用“时不我待”来形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紧迫性。这位官员表示,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能源问题主要是结构不合理,石油资源匮乏。200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3%,而石油进口受国际制约较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为此,研究制定石油替代战略势在必行。
    在有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以生物能源为例,目前我国河南、吉林、安徽三省四套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的装置已建成投产,乙醇汽油销售开始封闭运行;在新疆、内蒙古等地,我国自行培育的具高抗逆性、可全国种植的甜高粱,每公顷能产燃料乙醇六吨,比甘蔗高30%,比玉米高三倍;西南地区种植的10万亩麻风树籽粒含油率50%以上,可直接生产生物柴油。
    有关研究显示,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技术潜在优势,如果利用全国每年50%的作物秸秆、40%的畜禽粪便、30%的林业废弃物,并开发5%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以此建成约1000个生物质转化工厂,其年生产能力可相当于5000万吨石油;而每增加1000万公顷能源植物的种植与加工,就相当于增加4500万吨石油的年生产能力。
    “虽然新能源产业目前在我国刚刚起步,尤其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而言,其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近期内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很难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石油替代战略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现实而长远的意义。”胡兆光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从而有可能摆脱对石油和煤炭这些传统能源的依赖。

战略储备制度应对短期能源紧缺

    无论是进口石油,还是自产石油,如何将这些能源资源储备起来以应对短期能源紧缺,成为各石油消费大国不得不直面的现实。如今,为抵御石油供应中断、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目前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已达到161天,美国是158天,德国是127天,韩国是109天。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日渐加大,而进口的石油又大多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这使我国面临着海外石油供应中断的危险,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国开始酝酿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但这一构想直到2006年才得以实现。2006年9月20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投资约37亿元人民币建设的镇海石油储备基地竣工,并于10月投入使用。
    位于山东黄岛、浙江岱山、辽宁大连的其他三大石油储备基地也将于2008年陆续竣工。四大基地建成后,我国总共能形成约10余天消费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石油战略储备的启动只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储备的第一步。去年年底,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表示,主要矿产资源国内供给短缺是中国必须认真对待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国将建立矿产资源的储备制度,利用外汇储备较多的条件,增加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储备。
    胡兆光就此表示,建立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战略储备制度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必要手段,是应对燃眉之急的重要举措,但战略储备基地并不是化解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效措施,就我国的能源安全而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扩大能源进口,加大对海外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