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8-24 本报记者:姚玉洁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我此生有两个目标,一是把民族品牌创好创响,二是把民族企业做大做强。”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说。 20年前,22岁的周海江辞去河海大学教师职位,到前途未卜的乡镇企业与父亲一起创业,被媒体称为“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辞职的大学教员”,老百姓则说他抛了“金饭碗”,捧上“泥饭碗”。 如今,“少帅”周海江已成长为一名现代企业家,2005年2月,周海江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成为50多年来中国内地服装界企业家第一人;2006年4月,周海江走上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坛,宣讲经营之道。20多年来,红豆从当年全镇倒数第一、经营困顿的小型针织厂,变为年产销近150亿元、利税超10亿元、吸纳两万人就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涉及服装、机动车、房地产、生物制药等。2001年,红豆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实现又一飞跃。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诗,赋予了红豆与生俱来的文化气质。从创立之日起,周海江就立志将“红豆”打造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并将“红豆”的文化内涵渗透到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胞。“品牌在行业中表现为竞争力,对消费者表现为号召力。红豆要想创百年企业,首先要打造品牌,而品牌的一半就是文化。” 从2001年至今,红豆集团连续举办了七届“七夕·红豆相思节”,倡导国人过自己的“情人节”,通过诗人笔会、情歌大赛、“感动中国的爱情故事”征文等形式,红豆将塑造品牌价值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到一起,企业形象不断提升,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最具文化价值品牌”、商务部“2006年度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今年3月,红豆又获得中国服装行业最高殊荣--成就大奖。 与此同时,“红豆”逐渐走向世界。1993年,红豆在日本大阪设立了第一个海外分公司,之后又在美国洛杉矶、纽约设立了分公司,目前美国这两个公司年销售超过2000万美元,成为红豆打开海外市场的窗口。2006年,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启动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这是商务部批准的中国首批八家境外经济合作区项目之一。 目前,红豆在54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商标注册,被商务部列为重点支持的出口名牌。在香港、台湾和众多有华人、华侨的地方,红豆服装被亲切地称为“相思衣”,在日本、欧美地区,“红豆”被译为“爱的种子”,受到消费者喜爱。 “一个没有优秀人物的民族是一个落后被欺负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优秀名牌的经济是一个落后被动的经济。”周海江说,此次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备受鼓舞,中国民营企业家有责任把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