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赎回日临近亏损严重面临四大“短板”
    2010-08-27    作者:记者 桑彤/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年前,公募基金“一对多”专户开闸之际,基金公司对一对多的运作信心满满,其“仓位灵活、规模稳定、利于操作”的优势受到许多资金雄厚投资者的热捧,甚至一度出现渠道哄抢产品的盛况。然而一年后即将迎来赎回日的基金专户“一对多”让“百万富翁”们感到尴尬,业绩的不理想也让他们“进退两难”。
  由于“一对多”产品的净值仅向特定投资者披露,因此无法从官方渠道获取完整的“一对多”数据。但从调查来看,“一对多”的成绩似乎并不理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金一对多市场上,约有34家基金公司共发行了170多只“一对多”产品,其中仅十余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多方面的缺憾,使得基于公募平台上的“一对多”产品,业绩差强人意。
  尽管整体业绩不佳,但其中分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截至8月初,排在2010年收益率前三的“一对多”产品,依次为海富通中信创新、富国安心回报、广发精选分级,三者2010年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12.24%、11.81%、8.10%。从公司角度看,广发、汇添富、易方达等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对多”整体业绩排名靠前。
  不少投资者开始在“一对多”即将一年期满时选择退出。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不论从投资理念、产品设计,还是业绩透明度等因素来看,“一对多”面临着四大短板,投资者信心逐步流失。
  其一,同一平台上同时运行“绝对回报”和“相对回报”两种不同收益理念。从投资理念、产品设计等方面看,尽管“一对多”与公募基金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却“一脉相连”,都根植在公募基金公司的土壤之中,共享公司的研究平台,相互影响在所难免。
  其二,业绩不透明,缺少竞争。大多数基金公司都只对特定投资者披露产品的净值,以缓解排名给基金经理带来的压力。没有排名压力的外在约束,基金经理很容易产生不积极和不充分投资的现象。离开了必要的参照系,基金运作的好坏就无从谈起。
  其三,公募基金公司人才流失较严重。2010年上半年,共有78只基金公告基金经理离任,且多位转投私募。明星基金经理的出走,使公募基金资深投研人才短缺正在日益暴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对多”的业绩。
  此外,“一对多”产品一年才开放一次,流动性差,不利于投资者对所投资产品的及时调整。假使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发现所投产品所在的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发生重大变动,或所投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投资需求,但限于流动性,并无法及时赎回基金。
  相关稿件
· 基金一对多投资能力分化现象明显 2010-04-30
· 汇添富专户“一对多”产品首日售罄 2010-04-02
· 华夏基金第二批两只一对多产品结束发行 2010-01-22
· 交银施罗德新年获批两单一对多产品 2010-01-08
· 国投瑞银“一对多”专户两单齐发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