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所”将增强中国保险话语权
    2010-07-02    作者:记者 白田田/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海将筹建保险交易所”,近日这样一条新闻让人们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遐想。
  对于熟悉了证券交易所、商品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的人们来说,“保险交易所”还是一个稍显陌生的概念。保险交易所是什么?保险交易所能做什么?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交易所不仅可以整合、发掘国内外的保险资源,让保险交易变得更加规范和方便,更重要的是将有助于中国保险业在全球市场建立话语权。

  专家称保交所将采取场内交易模式

  不妨设想一下,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海保险交易所”建好的时候会是什么模样?不过,对于保险交易所这样的新兴事物来说,目前一切都还停留在蓝图上。
  “上海保险交易所的筹建方向是实体的场内交易,主要经营内容是原保险和再保险交易、保单转让等。”作为“上海保险交易所建设研究”课题组领衔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徐文虎如此设想。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罗忠敏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保险交易所应该是指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产品在一个比较集中的场所进行交易,像英国劳合社一样不同的保险机构都在集中的场所里办公,涉及再保、共保、经纪业务、大的代理业务甚至公共业务。
  根据英国劳合社北京代表处提供给《经济参考报》的资料,劳合社的绝大部分业务是在承保大厅里完成的,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包括保单持有人、经纪人、代理出单人、承保人辛迪加、管理代理公司以及负责监督和维护劳合社市场的社团等。
  事实上,“保险交易所”在中国并非第一次出现。早在2005年,一家保险电子商务网站就声称推出了“中国首家保险交易所”,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保险业务在线平台,不同级别的会员根据自己的权限,可以在交易所发布或查找保险业务信息。
  北京也有一家名为“北京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在网络上,该公司发布了不少招聘信息,并介绍自己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的保险交易和风险分散平台。记者按图索骥找到这家公司的办公地址,发现该公司已经搬走了。记者向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官员询问,得到的回答是这家公司“有些事情没太理顺”。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名称上都叫做保险交易所,但这些机构和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实质其实并不相同。

  再保险业务是发展重点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日前在上海“2010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们正跟国家主管部门沟通,并且已取得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要在上海建立保险交易所,服务再保险市场。”可以看出,再保险业务将成为未来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发展重点。
  再保险又称为“保险的保险”,是指保险人为了减轻自身承担的风险,而将部分保险责任转嫁给其他保险人,具有很好的分散风险的功能。据了解,在美国保险服务出口中,再保险服务的占比超过了60%,在保险服务进口中的比重更是高达近90%。
  “目前中国再保险的发展比较落后,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制约下一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所以在上海建立保险交易所,重点发展再保险市场是必然的事情。”徐文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面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国外再保险巨头们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包括瑞士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科隆再保险、法国再保险、汉诺威再保险等。而我国本土只有中国再保险集团一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其实在几年前,在上海建立再保险交易中心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当时有的学者甚至已经为再保险中心设计出了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建立虚拟的交易中心;一种是参照劳合社的模式,建立松散的、非独立法人的再保险交易市场。
  信安保险代理公司董事长季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如果在上海建立保险交易市场,需要考虑许多国际再保险企业是否愿意参与进来,这取决于整个再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人才资源、交易平台等各方面的条件。

  保险交易将更有保障

  说起证券交易所,每一位股民都了解它有什么用,交易所里股价的涨跌与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那么,保险交易所的建立有什么作用呢?
  “保险交易所带来的好处是规范。”徐文虎指出,“原来保险业的形象欠佳,保险交易的模式比较落后,规范之后,信息的透明度高,交易流程有法律保障,投保人可以更加放心。”
  不过季成表示,就像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得再好,消费者也很少会去新发地买菜,保险交易所主要还是服务于保险公司,对于普通消费者的影响不大。
  罗忠敏也认为,保险交易所进行的是保险机构之间的交易,但并不做分散性的业务,零散的投保人直接去保险公司的门店就行了。
  建立保险交易所还很容易让人与巨灾保险联系起来。巨灾保险制度在中国之所以迟迟未能推出,与目前保险业的巨灾承保能力不足有不小关系。
  季成表示,巨灾保险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分散风险,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面临较大的巨灾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再保能力,风险就分散不了。
  除了再保险,国外还通过巨灾期权、巨灾债券等金融工具实现巨灾风险的转移,比如巨灾期权就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如果中国真正建立了保险交易所,类似的证券化手段或许就能够在巨灾保险中得到使用。
  徐文虎表示,由于近年连续出现地震、雪灾、洪水等巨灾风险,所以保险证券化目前主要考虑的就是巨灾风险的证券化。

  建立中国保险的全球话语权

  “在全球保险市场上,中国要建立自己的话语权。由于保险交易所可以让交易成本明显下降,中国的保险产品和产品交易在定价上就能够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徐文虎说。
  以全球的视野来看,筹建保险交易所具有战略意义。徐文虎表示,中国保险业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变经营方式的战略阶段,而保险交易所的建立可以克服以往的很多弊端,让竞争更加有序,增强本土保险业的承保和分保能力,这对于国内的保险机构将是非常好的扶持。
  对于上海来说,保险交易所的建立显得更为紧迫。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上海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都在先行先试,保险业的发展也要赶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不过,所有愿景的实现都并非一日之功。季成表示,保险交易所有政策、税收方面的支持,有配套的措施,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有好处,但保险交易市场不是靠意愿形成的,而是由市场容量和交易成本来决定的。
  “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很多新兴事物在中国发展的普遍现象。徐文虎认为,保险交易具有相当的创新成分,目前还没有完全现成的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机制、交易模式到功能定位方面都面临着很多问题,只能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调整。

    [相关链接]国外有哪些保险交易所?

  相关稿件
· 端午节小长假休市 交易所将提高保证金防范风险 2010-06-04
· 国际板建设提速 交易所层面准备落实到位 2010-02-05
· 海南诞生我国首家游艇交易所 2010-02-04
· 我国首家铁合金交易所开锣交易 2010-01-19
· 基金“交易所化”或成趋势
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