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述评 (5月27日-6月2日)
本周(5月27日-6月2日)沪深基金指数继上周小幅回升后,再度筑底回落,但双底特征逐步显现。在各类型基金中,封闭式基金因前期涨势过猛,折价率“保护垫”功能几近消失,场内场外严重背离的走势值得警惕。 沪深基金指数在5月底小幅反弹后,本周再次走出“三连阴”,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双底特征开始有所显现。统计显示,沪基指6月2日收于4093.66点,5月26日收于4177.27点,下跌83.61点,跌幅为2.00%;深基指6月2日收于4522.46点,5月26日收于4590.75点,下跌68.29点,跌幅为1.49%。 在大盘下挫的影响下,本周指数型基金表现再度疲软,领跌各类型基金。统计显示,本周指数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1.82%,ETF基金平均净值下跌1.84%。然而今年指数型基金较差表现并没有拖累指数产品市场,各种类型ETF和指数产品争相发行。随着6月1日创业板指数的正式推出,指数市场产品线更趋完备,多层次资本市场指数体系也得以建立。 前期涨幅过大的封闭式基金则出现场内、场外市场严重背离的现象,且有加剧之势。统计显示,本周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净值上涨1.58%,二级市场价格则下跌1.60%,折价率小幅上升2.34个百分点至10.59%,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 部分如基金裕泽、基金兴华、基金安信、基金安顺4只传统封基折价率仍在10%以内,估值优势和折价率的“保护垫”功能几近消失。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场引入股指期货对冲机制后,低折价率或成为封闭式基金常态,深挖基金的主动管理能力成为投资重点,同时也应重视封闭式基金的交易性机会。 前期一直走高的债券市场也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交易所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都走出了三连阴。受6月2日中行400亿元可转债发行的影响,市场资金面愈发严峻,国债整体交投冷淡,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3到15年期都出现了4-8基点的上涨。银行间信用产品短融、中票在3月期央票连续上行的影响下收益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行。专家认为货币市场超宽松的资金面正在改变,收益率曲线短端存在较大风险,建议关注偏债型基金。统计显示,本周债券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0.24%至1.07元。 海外市场方面,本周QDII终于止住持续跌势企稳回升。统计显示,截至6月1日,11只QDII基金本周平均净值上涨3.77%至0.89元。近期出海的两只QDII基金还未站稳“脚跟”就跌破净值,再次出师不利。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和蔓延,而欧元区和IMF的救助效果仍有待观察。国信证券分析指出,欧元的贬值给美元汇率造成较大压力,如果美元出现大幅升值,将对美国刚刚开始复苏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而美国市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趋势性上涨之后,也有较大的回调压力。因此建议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未明朗之前低配QD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