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走出“融资—亏损—再融资”怪圈
    2010-02-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具有军工企业血统的京东方,其前身曾经是“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资料,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方),前身系北京电子管厂,军工代码:774,原系电子工业部直属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划拨至北京市。王东升于1993年临危受命出任厂长,担纲拯救连续7年亏损已濒临于破产的北京电子管厂,同年带领员工集资创立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后,公司先于1997年在深圳B股上市,后于2000年在深圳增发A股。
  自1993年创立以来,京东方已经走过17年的成长之路,实现了从CRT(阴极射线管)金属零部件起步,到TFT-LCD产业的巨大跨越。作为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三高产业”,液晶行业近乎一方诱人陷阱。王东升率领的京东方团队触碰了这一产业,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从中飞出无数的灾难,而守住的唯有压力与希望。
  液晶行业被称为“烧钱机器”。有数据显示,以月产能6万张基板的液晶生产线为例,4代线投资要75亿元,5代线要100亿元,6代线要200亿元,8代线要300亿元。如此高的资金投入,足以让无数公司望而却步。
  在日韩企业占据产量和规模等优势的前提下,作为面板制造领域一家独大的本土企业,京东方也被卷入了“融资——亏损——再融资”的漩涡。面对现金流捉襟见肘的困境,公司仍然屡屡在液晶面板投资上阔绰出手。
  距离这次新募资计划启动仅有半年,即在去年6月份,京东方A还刚刚完成了总募集金额120亿元的定向增发,该次募集的资金用于增资合肥京东方光电,建设第6代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08年年底,京东方的总资产为139亿元,而120亿元的筹资规模几乎相当于再造了另一个京东方。
  目前,除了大手笔投资6代线和8代线之外,京东方此前还于2005年在北京亦庄建成投产TFT-LCD5代线,2008年与成都市合作开工建设了一条TFT-LCD4.5代线。如此种种,京东方即将拥有4条液晶生产线,率先形成中国品种齐全的液晶面板制造体系。按计划产能计算,到2011年底这些8代线产能逐步开出后,国内面板产能将和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形成“四足鼎力”的局面。
  经过京东方科技集团核实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京东方上市以来,到目前这次新定的增发计划,京东方10年间共计增发了5次之多,募资额度将逾280亿元。其中包括:2004年B股再融资20亿港元,2006年建5代线募资18亿元,2008年建4.5代线募资22亿元,2009年建6代线募资120亿元,目前建8代线拟募资100亿元。
  而这些年来,京东方A仅有过三次派现,包括:2001年末期,每10股分红0.5元;2003年末期,每10股分红0.1元;2004年末期,每10股分红0.2元,三次派现总金额为0.665亿元,这一数字尚不足再融资金额的千分之三。与此同时,公司的账面亏损金额至2008年底已经达到了23亿元。
  面对市场对公司圈钱的质疑,京东方方面解释称,按照产业周期理论,液晶面板行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在发展期进入的行业,在遵循着“大者恒大”的游戏规则下,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应的产能和效率扩充,很容易被淘汰出局。“作为国家支持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液晶行业是长期投资后才会有稳定回报的行业。像日本的夏普、韩国的三星、LG这样的公司,在发展初期也是连续亏损多年,主要依靠国家产业资金的支持渡过难关的。”张宇说。他还坦言,国家将战略产业的使命放在企业身上,京东方在感觉光荣的同时倍感压力。
  1+1>2,此为规模效益,“用投资做规模,以规模求效益”,这是京东方的循环逻辑。在产业理念上,王东升曾多次呼吁:“中国必须建立和发展长期的产业战略投资机制,必须培育出大而强的企业来,规模大才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转型,面对替代危机才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相关稿件
· 液晶面板将现产能过剩 2010-01-12
· 液晶面板投资过热两部委欲收紧审批口子 2009-12-18
· TCL集团拟募资50亿建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2009-11-17
· 三星、LG被控联合操纵液晶面板价格 2009-10-22
· 液晶面板价格拐点初现 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