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面临三方面风险
    2010-02-12    作者:记者 方家喜/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最近,由于市场资金面过于宽裕,债券市场整体企稳回升,信用债尤其受到追捧。分析人士则提醒,从未来一个时间段看,信用债将面临三方面主要风险。

  信用产品继续受青睐

  近几个交易日,信用产品继续受到市场青睐,收益率较为稳定。“1月股市经历大幅回调,而债券市场整体企稳回升,信用债继续受到追捧,上证企业债指数持续上涨创出新高。”兴业证券债券分析师张度表示。
  兴业证券的报告称,从债券型基金的表现来看,1月整体收益率小幅下跌0.23%,而各基金表现分化较大。持股较多的品种受到股市下挫的拖累净值走低,而主要投资信用债的基金品种获得较好收益,长信利丰、富国天丰、博时信用债、工银瑞信信用添利等债券型基金均受益于此,涨幅在1%以上。
  去年第四季度,大部分债券型基金提高了信用债配置比例,博时信用债、富国天丰、博时稳定价值、华商收益增强等9只债券型基金信用债部分的配置超过了50%的仓位。而交银增利债券、农银汇理恒久增利、中信稳定双利等可转债仓位较高的债券型基金均受到可转债大跌的拖累。
  富国基金认为,通胀和加息预期仍压制债市上涨空间,因此近期债市涨幅过快也在积累着风险,利率产品仍需要保持警惕,信用债市场目前可能还能持有待涨,不过一旦政府放松信贷额度控制或者输入型通胀来临,则应控制风险。同时,可转债市场经历暴跌之后,正在酝酿投资机会。
  汇丰晋信认为,信用产品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维稳的可能性比较大。短期内应谨慎配置利率产品,继续关注中长期高收益率信用债。
  “近期市场热点仍集中在信用产品二级市场的交投,从股债跷跷板效应来看,股市维持弱势整理应是主要原因。”中信证券分析师杜诚表示。
  从央行收紧信贷的结果来看,这一措施加速了商业银行的债券配置需求,尤其表现在一级利率产品的招标方面。同时由于近期基金的调仓行为,其大幅买入信用产品而少量参与利率产品,也进一步推动了信用产品的火爆行情。但随着信用产品一级发行利率逐步调整,二级市场的交易机会将会逐渐减弱。机构建议维持“轻利率,重信用”的投资策略,继续推荐中等信用级别的信用产品。

  市场资金面过于宽裕

  近日,财政部发行的10年期国债利率最终确定为3.43%,低于预期。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意味着一些机构特别是银行,由于被限制放贷,大量无法放出的资金出于配置需求而流向债市。
  中国银行分析师石磊对记者表示,市场的资金面过于宽裕,有限制放贷方面的原因,银行等机构因此将多余资金投向债市以寻求收益,另外最近国内股市的表现有些震荡,也提升了机构配置长期债的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近期信用产品二级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火爆场面,但是主要影响是在交易所信用市场和企业债市场,股市的弱势调整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从二级市场近期债券的成交来看,保险机构的参与力度明显不足,同时债券型基金也没有表现出净买入债券的态势,主要是其利率产品和信用产品之间出现了调仓行为。相反,由于央行对于信贷的收紧,形成了全国性商业银行净买入债券的态势。但是,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信贷一直处于受抑制状况,其一直在债券二级市场进行净买入债券,1月份其净买入债券的规模其实是大幅下降的。

  三大风险不容忽视

  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认为,信用债近期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个:一是股票市场的好转;二是利率风险上升的背景发生了变化;三是高收益债券的大量发行。
  国元证券认为,从股债跷跷板效应来看,如果股票市场企稳或风险释放的充分程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确认,那么交易所信用产品就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当然,如果股票市场再次转入下跌的过程,交易所信用产品的调整就将结束,并转而进入新的上涨过程。短期内看,前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大通证券表示,在需求结构上,交易所高收益债券和交易所其他债券(包括分离债)存在较大的差异,交易所其他债券的需求中避险资金占比要更大一些,而高收益债券的需求中由债券资产内部品种选择所带来的配置需求的占比则要更大一些。这导致的结果将是,在债券市场利率风险上升的大背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交易所高收益债券的需求要比交易所其他债券稳定得多,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也要小得多。
  大通证券表示,从这个层面出发,能够得到的推论将是,只要股票市场不再出现较大幅度的恐慌型下跌,而能够维持在一个区间内反复震荡,那么交易所高收益债券的表现将会优于交易所其他债券。具体来说,高收益债券收益率可能将再次进入下行的走势,而其他债券收益率波动中枢将可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关稿件
· 信用债组合策略利于提高收益 2010-01-15
· 大盘股发行放缓利多交易所信用债 2010-01-08
· 信用债的发展使债基投资机会增强 2009-12-11
· 信用债投资机会显现 2009-12-11
· 信用债投资策略:等待机会着眼长远 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