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吸引全球目光
“金融危机使中国从吸引外资国转变为对外投资主体国”
    2009-11-04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国 文婧 实习记者 孙韶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现场。本报记者 吴华国 摄 

    “今天,无论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我们都能看见中国公司的影子。”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代表、战略规划与协调司司长TaffereTesfachew所说,金融危机使中国从一个吸引外资国转变为对外投资主体国。“现在的中国不仅是FDI(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者,更是FDI的重要来源国。”

    122个国家齐聚北京,向有投资实力和欲望的中国企业齐抛“绣球”

    “立足瑞士———使您受益于全球化”的大幅标语悬挂在中国大饭店瑞士投资专场说明会会场,“欧洲是个大市场,拥有众多优势,对中国企业来说极具吸引力。而瑞士正好位于欧洲中心,作为最佳商务中心之一,能为企业进入周边市场提供很多便捷。”瑞士投资促进署介绍说。
    瑞士仅是此次参加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的122个国家之一。美国、英国等一批发达国家带着庞大的招商团来了,苏丹、赞比亚等数十个非洲国家也不想缺席。仅仅在洽谈会开幕的当天就有美国、英国、以色列、希腊、土耳其、阿曼、立陶宛、荷兰等13个国家抢先召开了投资说明会。各个国家纷纷以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优惠的投资政策来吸引中国投资者们的目光。
    如瑞士代表团此次参会就提出了“对普通应税公司实行最低可达12.6%的低税率”、“对本国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投资公司可享受长达十年的税收优惠”等。澳大利亚代表团认为中澳双方长期以来的贸易合作传统以及双边贸易额的稳定增长为中国企业赴澳投资创造了机遇;以色列主打高新技术和创新的观念,以本国的高科技集群和创新研发人力资源丰富吸引中国企业,鼓励中国企业踊跃投资以色列,并成为“第二个微软公司”;太平洋岛国等欠发达国家则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投资机会为“卖点”吸引中国资本。
    面对海外潮涌的商机和政策优惠,很多出席会议的中国企业代表都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瑞士整体投资环境比较好,又是很多500强企业的总部驻地,前景比较好。”一位中国企业代表兴奋地告诉记者。
    “首次洽谈会的规模和海内外参展报名的踊跃度均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发言人在此前的情况通报会上说。而中国资本之所以如此吸引世界众多国家的目光,不仅因为中国经济已连续多年快速增长,资本实力日益雄厚,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至今尚未驱散,中国企业已经成为跨国投资舞台上众望所归的希望之星。
    2008年,全球FDI下降13.5%,但中国达559亿美元,同比增幅111%。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十二大对外投资主体,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
    主论坛上作主旨演讲的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2002年到2008年中国企业年度对外投资额从27亿美元增长到约56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6%。截至2008年,中资企业境外投资存量达到184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对外投资下降背景下,今年1至9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仍达到3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1%。
    “此外,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和形式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特点。”张晓强介绍说。在投资主体方面,国有公司及国有控股公司仍是主要投资主体,但是比重已经大大下降,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股份比重上升。截至2008年,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比重已经上升到第一位,国有公司及国有控股公司排第二位。在对外投资形式方面,并购和参股形式的比重上升,2008年,中国企业收购和兼并额已经达到302亿美元。
    TaffereTesfachew表示,金融危机完全改变了全球投资环境,全球FDI从2007年的2万亿美金跌落到今年的不到1.2万亿美金。最大的FDI来源国之中,只有日本、瑞士、加拿大和荷兰200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增长的。尽管美国2008年保持住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地位,其FDI仍下降了18%,为3120亿美金。来自欧盟的FDI也锐减30%,为8370亿美元。
    他指出,2008年,流入中国的FDI达到108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0%,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FDI接受者的同时,也成为FDI的一个主要流向国———2008年,尽管全球FDI下降13.5%,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仍然显著增长至559亿美元,同比增幅11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十二大对外投资主体,在发展中国家里排名第二。
    “今天,无论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我们都能看见中国公司的影子。”TaffereTesfachew认为,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中国跨国公司正以更快的脚步向海外扩张。
    据分析,中国海外投资脚步明显加快的动因主要为: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资源的持续需求;与之相匹配的对船运、保险等服务业的新增需求;中国大型企业急需获取通往国际市场的渠道和品牌优势以及在中国国内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如纺织、玩具等制造业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对外投资降低成本等。

    张晓强正面回应“三大误解”,呼吁一些国家放弃对中国海外投资的政治化和歧视性做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外国舆论对中国跨国公司全球投资过程中的能源资源开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化程度深浅这三大问题存有误解。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此次论坛上正面回应了这三个问题。
    他表示,首先,中国企业在国外进行商业经营的同时,认真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中冶集团在巴基斯坦,均为投资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无偿提供医疗设备和服务并捐助了教育等公共行业。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参与建设铁路、公路、电力项目建设,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就业,为东道主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据统计,2008年境外中国企业雇佣外国员工达到45.5万人。
    其次,在资源能源领域,中国企业的投资使东道主国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国作为世界资源产品长期稳定的大市场,使澳大利亚、南非、巴西、智利等很多资源型国家在对华出口资源产品的规模迅速扩大,资源产品价格明显上升,较充分地分享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的成果。
    在中国跨国企业市场化程度方面,张晓强说,中国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按照商业原则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这是中国政府持续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原则。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其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成,大部分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相当部分企业已在境内外上市。这些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比较优势,遵循商业原则开展境外投资,应该与其他国家投资者一样得到尊重。一些舆论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政治化的说法和歧视性的做法,有失公允,希望各国公平透明公正地对待中国跨国企业的投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