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户理财与阳光私募打响遭遇战
基金公司争上“一对多”头班车
    2009-08-21    本报记者:张汉青 实习生:李金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8月18日,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细则正式实施,相关产品也开始正式申报,包括中银、南方、国泰、富国等在内的数十家基金公司纷纷上报多只产品方案,力争搭上首批发行“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的头班车。
    这一曾经为千万级资产高端客户量身定做的投资方式,目前正在向更多的百万级资产者走来。那么,“一对多”专户理财与公募基金及阳光私募到底有何区别?从“一对一”变身为“一对多”后,专户理财如何去迎合市场不同的口味?

    门槛向百万级资产者敞开

    从2009年5月开始,中国证监会相继颁布了《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以及专户一对多“合同指引征求意见稿”,以此划定了公募基金公司“一对多”业务的大致框架,这包括投资门槛、人数、开放申赎安排等。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6月份的集中调研发现,拥有专户理财资格的公募基金公司均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一对多的发行。
    从人员配备来看,各公司均调配了精兵强将,希望能够开一个好头,打响自身品牌,为下一步的规模拓展奠定基础。以泰达荷银为例,其专户基金经理中就有公司的首席策略师尹哲,而易方达公司的专户由其明星基金经理肖坚担纲,负责内容不仅有产品成立后的投资决策,还包括前期的产品设计。
    由于“一对多”的费率结构与私募相近,基于业绩费提取和高水位的因素,大多数公司都表示将采取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从研究支持来看,各家公司不尽相同,有的准备与公募部分共用研究平台,而有的则将建立完全独立的团队。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征求意见后,8月7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准则》,在随后的8月18日准则开始施行。从此,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根据实施细则,“一对多”专户理财的门槛不得低于100万元,“资产管理人每月至少应向资产委托人报告一次经资产托管人复核的计划份额净值。”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和退出的开放日和时间,除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外,资产管理计划每年至多开放一次计划份额的参与和退出。开放期原则上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如果投资者要在非开放日赎回,基金公司可能会收取一个较高的费用。

    基金公司争上“一对多”头班车

    据了解,目前拥有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共有34家,超过国内基金公司总数的一半。自8月18日证监会开始受理“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的备案材料后,到目前为止上报材料的基金公司已达27家,几乎占据了专户资格公司的九成。有消息称,只要材料成熟,每家向监管部门备案“一对多”产品的基金公司均可能优先获得一只产品的募集机会。
    境内最大基金公司华夏基金新闻发言人周林林表示,华夏基金目前积极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商洽基金专户“一对多”业务,有望于近期推出一对多产品。华夏基金将及时上报相关材料,尽早满足符合要求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同时公司更多的是考虑产品方案和销售渠道是否完善,遴选的投资团队是否优秀,以及其他条件是否准备妥当。
    中国银行旗下中银基金在申报环节也抢得先机,成为首批递交报备材料的基金公司。中银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本次能够在专户“一对多”业务上占得先机,得益于与大股东中国银行发挥协同作战优势,专户理财“一对多”业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就绪,旗下第一款精心设计的专户理财产品正蓄势待发。
    首批产品究竟会在何时问世,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一大焦点。目前业内有说法称,首批专户“一对多”产品面世时间可能是在10天以后。按照相关流程,证监会接收到材料齐备的报备材料之后,十个工作日内,就会给基金公司答复。如果证监会认为材料齐全,会有一个正式的备案登记表,基金业内称此为A表。拿到A表后,基金公司即可开立募集账户,正式发售“一对多”产品。
    按照规定,“一对多”产品的销售期为一个月,之后会有第三方进行验资,基金公司也要向证监会提交客户材料,这相当于第二次备案。如果证监会无异议,会出具业内称作“B表”的正式函件,此后基金公司就可以运作投资了。

    投资者当须审慎抉择

    目前情况是,很多基金公司一手做公募,一手做专户理财,这让很多投资者对基金公司两大理财业务之间的界限和区别产生了疑问。
    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阎红指出,与公募基金相比,从目前公布的准则来看,“一对多”专户理财份额将相对稳定,相对减少了因份额申购和赎回引起的基金业绩波动。同时,“一对多”专户理财在资产配置方面可以更加灵活,不受股票或者债券投资上限和下限的限制。投资者在基金公司选择方面,首要考虑的是选时能力,因为基金在选股理念方面逐渐趋同,主要是价值投资为主。
    周林林表示,根据目前专户一对多产品最低投资金额不少于100万元的规定,一对多专户理财适合拥有一定数量的可投资财产、对产品本身以及风险有深入了解、追求长期稳定的资产增值的客户。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称,在没有“一对多”之前,公募基金“一对一”专户的门槛是5000万元,这使得很多资产两、三千万的机构客户和几百万的个人客户望而却步。而“一对多”的百万数量级有效地填补了普通公募基金产品与“一对一”之间的鸿沟,这也侵入了私募的生存领地,二者的遭遇战已经打响。
    不过,严格说来,“一对多”专户与私募虽然相似度很高,但仍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一对多”专户业务仍保留了公募基金的双十限制,即单个资产管理计划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不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10%,同一资产管理人管理的全部特定客户委托财产(包括单一客户和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超过该证券的10%。而私募最高可以达到30%,也就是可以集中持有4只个股。在这一点上,公募“一对多”相比于私募限制较严。
    面对“一对多”产品的日益临近,多数理财专家都表示,基金专户“一对多”虽然将目标指向了百万元以上的高端客户,但百万元客户可选的投资方式很多,例如:私募、券商集合理财、银行理财等。因此,不同的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资金用途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在没有对产品之间作出认真对比和清晰认识之前,不必急于对“一对多”介入过深。

  相关稿件
· 什么是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 2009-08-19
· 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进入实战 2009-08-19
· 给基金“一对多”业务打个预防针 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