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金融力量“扩内需”
访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曾俭华
    2009-06-08    本报记者:凌广志 黄玫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目前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了积极的信号。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率先脱离谷底?目前经济形势下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支持经济的发展?记者为此专访了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曾俭华。
    曾俭华认为,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内需的基础,下一阶段应将投资重点转向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议未来一段时间整合金融的力量,聚集社会资金,刺激个人消费,积极“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金融形势良好,银行业经营稳健,具备支撑经济向好发展的实力和能力。2008年末,我国银行业税后利润较上年增长30.6%,资本回报率达17%,平均不良率2.45%。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人民币新增贷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
    当前,银行纷纷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为例,2008年该行各项贷款余额新增316亿元,市场占比同业第一,创历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该行各项贷款新增474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贷款新增量。贷款增速和增幅前所未有,其中交通、能源、航空、城市建设、石化等行业得到了重点支持。
    曾俭华说,尽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开始逐步显现,但由于中央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措施正在落实当中,国内经济开始出现一些积极的信号:一是电力消费增长明显。据统计,2008年四季度,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5%,而2009年一季度,这个数字是正增长11.2%。二是外贸企业订单开始增加,一般贸易情况明显好转。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149.2亿美元,其中出口86亿美元,微增2.1%,是今年以来首次增长。三是社会消费保持增长。2009年1至2月广东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4.39亿元,同比增长14%,2月份当月增长11.3%。

    确保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专家认为,信贷的高增长与此前国家4万亿元投资密切相关,体现了金融部门对国家拉动经济的支持力度。但与此同时,当前信贷领域存在三大潜藏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一是信贷超常规增长将给银行风险控制带来挑战。目前刺激经济的资金主要渠道来自银行贷款,授信相对集中,大多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这些都给银行信贷埋下风险的种子。二是政府信用存在一定程度的透支,尤其是财力不足的欠发达地区存在偿债风险。三是部分资金可能流入股市,容易造成市场新一轮的泡沫。因为经济形势具有不确定性,资金随时随地会从股市中抽离。
    曾俭华说,银行在拉动内需中肩负重任,既要服从大局,大力支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提升服务,又要遵循风险偏好,保持审慎风险态度,切实用好信贷资源。曾俭华建议,加强银政合作,及时投放并控制资金流向,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带动经济尽快走出低迷的境地。银行不仅要保证信贷资金的及时投放,同时也要配合政府做好规划并控制好投资流向,防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等投机领域。

    整合金融力量

    曾俭华建议,在确保能源、交通和石油石化等国家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建设的情况下,下一步要着力整合金融力量,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纳入信贷扶持的重点,更好地支持经济由“启动内需”阶段进入“扩大内需”阶段。
    首先,在支持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纳入信贷扶持的重点,促进制造业升级。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内需的基础,之后宜将投资重点转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消化工业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第二,要加大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住房按揭、助业贷款和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为我国真正启动内需、拉动消费提供支撑。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外贸出口不大可能有非常明显的改观“扩内需”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手段。
    第三,银行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聚集社会资金,一方面可以增加支援下一阶段扩内需的资金,同时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帮助老百姓增加投资理财受益。2008年,广东建行发行了200亿元的理财产品;2009年计划增加至300亿元。
    第四,在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切实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业、证券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银行、保险、证券三方携手,相互配合、协调动作,形成金融业强大合力。

  相关稿件
· 天津将推进各类金融交易平台建设 2009-06-05
· 罗奇: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2009-06-05
· 国开行与中钢股份签署金融合作协议 2009-06-05
· 启动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登记 2009-06-04
· 陈耀先表示:我国应尽快推出金融股指期货 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