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期货市场提供发展空间
    2008-11-21    本报记者:张汉青 庹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次贷捅破美国金融市场长期累积的巨量泡沫,包括次贷在内的金融衍生品成为“过街老鼠”。而许多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否定衍生品市场的功能,特别是期货市场作为衍生品市场的一部分,与次贷相关衍生品有着很大不同。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孙才仁则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本土期货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空间。

期货与次贷相关衍生品有三大不同

  长城伟业期货董事长彭弘表示,在这场空前的全球金融风暴中,期货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虽然原油、基本金属和主要农产品期货不可避免也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可是没有一个商品期货或金融期货品种像抵押支持债券(MBS)、次带贷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那样遭遇灭顶之灾,也没有一家主营期货的上市公司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像贝尔斯登、雷曼兄弟、AIG那样轰然倒地。
  次贷相关衍生产品为绕开监管,追求最大限度的交易量而采用场外交易。这种交易是封闭式不透明的,合约是个性化非标准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交易者没有资质认定,对这样的交易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监管,从而使轻松违规不受惩罚的可能性普遍存在。
  与此相反,期货市场的交易形态则突出表现为场内交易,所有期货交易均在交易所场内进行。这种场内交易是开放式全透明的,合约是标准化非个性的,信息是公开的,交易者是有严格资质认定的。对这样的交易完全可以实施有效监管,把风险严格锁定在场内。
  彭弘认为,期货市场首先是为了保护最基础的供需双方的迫切需求,通过引入套利和投机的社会资本,为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实现条件。正因为此,所有期货产品,其基础资产标的都十分清晰。而次贷相关衍生产品,严重背离了规避房地产市场风险、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衷。

严格监管的衍生品仍安全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近日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次贷危机反映的实质是金融衍生品被滥用和缺乏监管。而事实证明,在交易所集中交易、严格监管的衍生品是安全的。
  他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虽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这一基本方针不容动摇和怀疑。
  刘兴强表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防范风险、保持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市场健康发展。要做好产业服务工作,不断促进期货与现货的融合,吸引更多的产业企业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使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投机者保持适当的比例、合理的结构至关重要。
  宏源期货公司总经理王化栋认为,期货市场是实现卖空,对冲避险、套利、止损的有效工具。这主要是由期货市场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功能所决定的。期货市场有三大功能:一个是价格发现功能,一个是对冲避险功能,还有一个就是投资功能。期货市场的这三大功能,是通过期货市场内在的机制和它所形成的交易的特点来展现的。合约的标准化,使得交易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履约的风险。

期货市场迎来创新发展难得机遇

  对于金融危机下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的评价是,全球金融危机为国内期货行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李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就是,在国内期货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承受风险。第二点则是,当前是发展国内期货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他说:“就商品期货来说,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在缩小。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巨大的经济总量使中国期货市场有条件成为世界性商品价格形成中心。此次百年不遇的商品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检验了国内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加快发展期货市场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应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孙才仁也表示,这次危机首先使我们对衍生工具正负效应的认识加深,有利于科学创新和加强管理,使我国期货市场下一步发展工作更加稳妥有效。
  孙才仁建议,要树立期货产业体系观念,推动期货业协调健康发展。从产业体系定位和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两个角度,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使期货市场、期货工具和公司业务的创新以及投资者培育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好地符合市场发展和功能发挥的实际需要,提高期货业的承载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关稿件
· 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开幕也谈金融危机 2008-11-21
· 金融危机逼中小企业向自主创新型企业转变 2008-11-20
· 互联网营销 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选择 2008-11-20
· 金融危机冲击家电出口行业 2008-11-20
· APEC利马峰会关注金融危机和自由贸易 200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