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应显现 股市理性调整
    2007-11-12    本报记者: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从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13.5%,这是央行今年第9次上调准备金率。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内A股市场表现极为萧条,上证综指全周大跌8%,创出自1998年8月份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在股市如此大调整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更是绷紧了市场的神经。
  经济学家韩志国表示,准备金率上调目前不是什么大的因素,对市场会有些影响,但影响不大。“目前最大的风险,是管理层政策的收紧和全球股市可能转熊的大趋势。”他提醒说。
  随着管理层对外围资金和市场内部资金的规范和控制,A股市场资金面总体趋紧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最为显而易见的是,今年的多次加息和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政策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2007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五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3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17个百分点。这些利率政策的实施,使得市场融资成本适度上升,对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抑制过度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
  此前,证券监管部门还暂停了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对老基金的扩容也给予一些限制,新老基金的扩容节奏有所减缓。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共30只基金宣布暂停申购,11月份以来则有7只基金宣布暂停申购。不仅如此,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不断降低,新开A股和基金账户数在近期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二级市场新增资金供应趋缓。
  紧接着,监管部门又下多道令牌,明确要求基金公司不得盲目扩张规模:11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文进一步规范基金行业风险管理,严控基金规模盲目扩张。6日,证监会再度加强对新基金的监管,规定“新募集、分拆以及封转开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和代理人应在6个月内将基金规模控制在向投资人承诺的范围内”。
  不仅如此,近期以来其他收紧资金面的多个消息不绝于耳: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比例下调,保险资金三季度出现减仓;外管局消息,截至2007年9月末,我国QDII总额度已经达到421.7亿美元,其中已实际汇出投资金额108.6亿美元,除基金和券商之外,保险机构的QDII也于近日获批,这些都会对A股市场资金形成分流。另外,国资委也要求国企上报2008年度股票投资规模,这对市场资金也将会形成一定的约束。
  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资金供应逐渐收紧的情况下,新股发行特别是大盘股的发行仍在有序进行,公开信息看,11月份IPO发行依然密集,共有9只新股已发或拟发行,其中包括中国中铁拟发行46.75亿股,新增优质资产对存量资产,包括对部分蓝筹股的“挤出效应”,加剧了市场震荡调整的力度。与之相并行的是,A股市场上大小非解禁的速度也在加快进行中。
  申银万国市场策略部副总监钱启敏也认为,本轮市场自6000点以来的调整,根源在于市场新增资金的极度萎缩,虽然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流动性泛滥这个大背景并未改变,但在10月份以来公募基金降低持仓并且没有新基金发行的状况下,市场还是出现了短暂和间歇的“缺血”,近期市场的成交量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多位专家和分析人士都表示,短期在资金面偏紧的制约下,股市正在经历着各种考验。但是,理想的牛市是有秩序的、循序渐进式上升的市场,理性的上涨和必要的调整,将会使行情走得更为健康和更加长远。
  相关稿件
· 金融高官:投资者风险教育仍需“补课” 2007-11-09
· 暴跌式调整不会动摇牛市根基 2007-11-09
· 投资热情高涨 市民追捧金博会 2007-11-09
· 樊纲:中国股市“唱多”和“唱空”都不应该 2007-11-08
· 多数股民持币“欣赏”中石油 200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