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里有几张银行卡?这个问题想必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答上来的。持卡消费早已为城里人司空见惯,银行更是不断加大放卡速度,而由于重发放轻管理,大量银行卡一经发出便被搁置一旁成为“休眠卡”。这不仅造成银行部门的巨大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持卡人的理财成本。
|
本报资料图片 | 银行卡变成了“扑克牌”、“书签”
“我不知道自己办过多少张银行卡,至少有十张吧。常带在身上用的只有一张,其它的扔得到处都是。其中有一张成了我的书签,还有的被女儿当成扑克牌玩呢。”在沈阳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翁先生对记者说。 究竟有多少张银行卡受到像翁先生家里一样的待遇?记者从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了解到,到今年6月底,全省银行卡发卡数量为3623万张,而活动率仅约占4%,也就是说9成以上的银行卡躺在市民的钱包中或在某个地方“睡大觉”。 记者在沈阳几家大型国有银行的营业部,分别向10位正在办理业务的市民进行了现场调查,最多的一位市民银行卡数量达到11张,最少的一位也有3张。办卡的原因五花八门,有工资卡、房贷卡,有的单位摊派的卡,有朋友安排办的“人情”卡,还有的是在参观汽车展或图书展时,银行部门随着推销银行卡,为拿个小纪念品顺便办了一张。但这些市民当中,只有一位经常需用三张卡,其余的人则说大部分银行卡很少使用或从未用过。 “大量银行卡休眠在全国是普遍现象,”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范立夫对记者说,“它不仅造成金融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加大了市民的理财成本。”
银行只顾发卡“圈地”难脱其责
什么原因造成市民手中握有大量闲置的银行卡?银行卡活动率低固然与市民的用卡习惯和银行卡市场建设有一定关系,但银行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除了刚刚进入沈阳的外资银行,其余13家银行均发行了多种类型的银行卡,银行卡新品隔三差五就推出一个,各家银行更是把发卡量排名看成了一个重要指标,雇佣大量发卡员推销银行卡,形成了银行集体批发银行卡的混战局面。辽宁某家国有商业银行银行卡中心的总经理对记者坦承:“许多银行都把发卡量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
范立夫说,百姓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对银行卡的需求自然增加,但目前多数银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卡发出去就是占领市场了,不惜高成本发卡圈地,但较低的使用率使得银行在很短时间内较难收回成本。对银行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完善银行卡的服务功能,引导消费者使用银行卡。
休眠卡将增加市民持卡成本
每一张银行卡都有制作成本,从申办成功的那一刻起,卡账户已经产生,银行要为此付出数据处理、信息维护等成本;在金融资源浪费的同时,市民手中大量闲置的银行卡更是增加了持卡人的隐性负担。由于银行卡是银行的一个重要赢利点,最近几年,针对银行卡的收费政策屡屡出台,一张闲置银行卡,如果卡中余额较少,每年要支付的费用至少有10元的年费和12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不及时清理手中的休眠卡,到时有可能就得为糊涂多花‘冤枉钱’。而一旦拖欠年费,个人信用就会有不良记录,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购房贷款和买车贷款的审批。”董靖说。
“卡”资源亟待整合
消费者在享受着“卡”时代的便利,当然随之而来也平添很多忧虑。随着各个企业和机构也加入到发卡大军中,消费者开始对卡产生了“疲劳”。银行期望发卡越多越好,但消费者更希望是卡的整合。现 研究发现,消费者经常使用信用卡的场合本身就蕴含了生活中的一些服务需求,比如商场、超市、连锁家电卖场、饭店、宾馆、酒吧等。虽然这些终端渠道都会发自己的会员卡或者积分卡,但是功能单一依然是普遍的问题,如果信用卡能够将这些消费者生活中经常出入并会产生支出的场所的服务整合进来,可以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那么信用卡的使用频率和价值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在国外,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例如第一美国银行,为一些经营高价值商品的公司提供顾客信用系统,并且为客户提供预订晚餐、预订电影票、查询行李、查找最低价商品等管家秘书服务,满足各种有着不同功能利益和关系利益的顾客需求。在日本,一张信用卡走遍天下的服务已经实现,银行信用卡渗透进了这个用户几乎所有的生活细节中:超市、商场、租车公司、加油站等等。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银行开始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但是大多数的银行还处于盲目追求信用卡数量而非提质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