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历史,国内凡引进涉及资本交易的新事物,几乎都经经历了人们重重怀疑目光,最后方登堂入室、修成正果。股票市场的建立、发展即是一个明显例证。近年在国内兴起的私募股权基金,却是个例外——刚进入国内就受到各方“追捧”,其中不乏各级地方大员和中央高官,更有众多企业。6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国际企业融资洽谈会”(简称“融洽会”),因其是第一次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展会,可说是迄今为止“追捧”私募股权基金的“最高表现形式”了。 私募股权基金缘何受到如此青睐?原因很多,依笔者之见,首先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符合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取向。 今年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与借用信贷、发行债券、企业上市(IPO)等融资方式相比,私募股权基金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借用贷款是传统间接融资方式,虽不涉及企业股权、控制权的转移,但企业(融资者)也难从中得到专业服务,对改善治理结构改善没有帮助;发行债券是传统直接融资方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专业服务,但对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助益不大;上市是成熟的直接融资方式,能为企业带来专业服务,有利于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但“门槛”太高,一般企业可望不可即。股权融资既能为企业赢得合作伙伴,改善企业治理结构,“门槛”又比上市融资低很多。而且私募股权基金在退出过程中,也能与主板、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等不同层次金融资本资本市场发生有机联系。 正因为如此,在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基金每年投资额已占到GDP的4%至5%,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在我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
正是“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 其次,目前企业并购活动在中国正迅猛发展,有远见的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已经进入中国,国内相关机构不能坐失良机。在发达国家,并购交易的背后往往闪现着私募股权基金的身影。私募股权基金以专业的眼光寻找、评估具备投资价值的目标公司;看中后,或是独自并购目标公司,或联合其他企业并购目标公司。并购后,经对目标公司整合后,实现价值增值,然后卖出股权获利退出。在整个过程中,私募股权基金扮演着“价值发现者”和“整合者”的重要角色。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并购开始兴起,有远见的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已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如高盛收购双汇、凯雷收购徐工等等。这对国内相关机构应该有所启发。 再次,中小企业成长呼唤私募基金。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各方多有高论,笔者无需赘言。这里想指出的是,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限制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老大难”问题。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各种制度性安排,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远甚于国有企业;就直接融资而言,无论是发债还是上市,各种资源也都是有利于大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如若能迅速壮大,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推动作用将不可估量。 在此,笔者想冒叫一声,中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正当其时!在此过程中,更要注重加快发展本土私募股权基金,让它们与国际私募股权基金一道,共同分享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正如本报今天专题报道中指出的,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企业资产存在巨大的溢价空间,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纷纷进入中国,而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却寥寥无几,中国市场“蛋糕”似乎只有外资“独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