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 公司债将会成为新的融资工具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认为,当前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社会融资体系主要靠商业银行,银行贷款主要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银行在发挥作用,一旦实体经济体发生破产关闭,风险就会转嫁到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国家风险。因此,就需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例,加大金融产品的供应,其中尤其是要把公司债的发展放到战略性的高度。 刘纪鹏说,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市场是本届政府在金融改革方面的重点工作,在今年下半年就应该得到落实。可以预期的是,明年公司债市场就可能进入一个黄金期,这对于沪深两个交易所回避风险,保护投资人利益方面都是一个良好的补充。 在公司债推出过程中,一定会选择最优秀的企业来挂牌。作为新的投资品种,这些企业债风险较小,肯定会受到投资者青睐,所以说未来投资债市是不错的选择。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 公司债市场亟待加速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认为,公司债券在中国资本市场所占的比重偏低,应加速发展,使其成为一个主要的金融交易品种,缓解企业资本金不足的压力。 王国刚称,在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这三大资本市场基本工具中,目前中国公司债券所占的比重偏低,而在美国,公司债券总和大大超过政府发行债券,公司债券的融资量也远远超过股市。 他说,在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券与政府债券、股票用为基础性证券。我国1994年《公司法》曾列专章对公司债进行了规范,但10多年过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迄今未能问世,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缓解。 他认为,虽然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但并不能成为公司债券发展的障碍,因为在公司财务分析结构上,公司债券可列入准资本。他建议发行公司债券时可借鉴发行股票的一些做法,以规范发行公司的企业行为,如引入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进行相关辅导等。
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胡祖六: 开启一条债券资本市场化通道
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指出,严格的发行限制、复杂缓慢的行政审批制度以及须主要银行提供信用担保等要求,是目前公司债发行不畅的主要原因。在这一体制下,只有极少数的中央大型国企才能发行公司债,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只能望而兴叹。 “目前,严格的行政审批制严重限制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显著缺失。因此,应从根本上改革目前的公司债发行审批制度,开启一条债券资本市场化的通道。”胡祖六说。 200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胡祖六建议,今后可大力发展包括高收益、垃圾债等各类信用级别的公司债,有效补充、支持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灵活的融资方式,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 发展公司债市场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畸形的市场,现在没有一个像样的债券市场。 虽然拥有大规模的国债,但是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对于债券市场的培育具有象征意义。公司债市场很不发达,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机构投资者来说,因为这个将很难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在融资方面也没有选择权。企业和投资者都迫切需要公司债市场出现,可就是迟迟不发展。这还是一个观念问题,大可不必把公司债市场纳入融资化企业。现在没有必要为某一个企业的融资风险去考虑,只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因为债券市场和信用评级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如果还不行,可以直接引进国际上的信用评级机构。 他说,建立一个发达的、品种多样性的、有厚度的债券市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资本市场既发挥“资产池”的功能又兼备“货币池”的功能具有基础性作用。随着资本市场功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的效率、安全性也可得到有效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