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新华社记者:侯俊
摄 | 全球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巨大,各国企业债券市场都较为发达。根据BIS的统计数据分类,全球各经济体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中,金融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与政府债券并列。至2006年9月末,全球债券余额共计65.8万亿美元。其中,企业债券(含金融机构债券与公司债券)共计39.7万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占据主要地位。2006年9月末,美国和日本在国际国内债券市场余额中分别占比39.3%和13.3%,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分别各占7%、5%、5%和4.7%,而中国占比仅为1.7%。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1989年末,全球企业债券市场余额为7.2万亿美元,至2006年9月末,全球国内企业债券市场余额高达25.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有着相对完善的企业债券市场体系。
世界上最发达的公司债市场——美国
世界上最发达的公司债券市场存在于美国。其市场规模宏大,据统计,2001年末,美国公司债券余额就占当年GDP的比重为36%。 在发行管理方面,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对企业债的发行管理,一般都采取审核制度,包括“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形式。在美国,监管部门对公开发行的企业债采取注册制。其程序为:发行人先选择主承销商,主承销商根据公司的需求与市场条件对项目进行设计,再将相关财务文件、发行文件报送监管部门注册;然后监管部门依据信息公开原则,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至于发行人营业性质、财力、经验情况、发展前景、债券发行数量与价格等实质条件均不作为发行审核要件;监管部门不对发行行为及债券本身做出价值判断,企业债申报文件提交后,在法定期间内监管部门若无异议,发行申请即自动生效。 美国债券市场一般对国外发行人以及国外投资人开放,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在美国,企业债的投资者主要是金融机构,最大的投资者是寿险公司,其次是养老基金。 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看,场外市场是债券市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交易所场内市场只是一种补充。在美国,除小部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外,企业债交易的绝大部分(90%以上)在场外以报价驱动交易方式进行。 美国企业债的发行方式根据发行对象的范围分为公开发行和私募,准入相对宽松,监管灵活。 美国的企业债品种齐全,债券设计灵活多样,同时衍生品市场非常发达,给予投资者尽可能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规避手段。 高程度的市场化,完善的利率形成机制,大大促进了企业债市场供需平衡。另外,严格、客观的商业评级制度,发达的交易系统,配套的中介服务等,都成为美国发展成为最发达的债券市场的先决条件。
亚洲新兴国家代表——韩国
韩国的企业债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得到长足发展,韩国政府进行了对企业债市场进行改革:对企业进行治理,加强政府监管、加强信用增级、改善信用评级等和加大非担保债券的比例等,促进了企业债市场的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后企业债规模快速扩张。从1980年到1999年,韩国企业债市场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2002年底,韩国企业债市场规模达到166万亿韩元(138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其国内GDP的27.8%。 普通债发展成为企业债的主要品种,几乎占领了整个企业债融资券市场。 韩国企业债的主要投资人为银行体系和信托投资公司。在韩国,虽然所有的企业债都在交易所挂牌交易,但97%的企业债交易是通过OTC市场进行的。 韩国是无担保债券为主导的债券市场。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禁止金融机构再对企业债券进行担保,且担保机构也认识到担保业务的风险,认识到利润的增长比收入的增加更有意义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