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6-01 本报记者:庹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新华社记者:宋晓刚
摄 | 交易所的场内交易是公司债上市的重要战场。如今,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完成了模拟运行固定收益证券报价系统,6月中旬将展开系统全网测试。有证券公司债券专业人士分析,该系统综合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优点,并引入多个新机制,将吸纳更多投资者,促进债券市场的活跃,有望成为未来债券市场交易发展的方向。 此前,交易所的债券交易依靠撮合系统,属于场内市场,没有做市商制度。报价系统的运行将会改变现状。据介绍,报价系统的正式运行将服务于固定收益市场,并引入一级交易商做市机制,提高债券交易的效率和市场流动性,为国债、企业债、资产证券化等固定收益产品提供交易平台。上述报价系统的主要目标用户约为130家,主要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持有债券专用席位的保险和财务公司。 据上交所介绍,在运行初期,主要的交易品种是基准国债,以后将逐步扩展到其他品种,比如企业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 业内有关人士指出,报价系统的机制与银行间的债券市场不同,交易流程相对标准化,同时,比撮合系统更加灵活,因此是介于撮合与场外的一种机制。此外,报价系统与传统的场外交易不同,作为交易商的证券公司可以开展柜台交易,为自己的经纪客户提供债券服务。
成熟的时候,券商甚至可以在自己的终端建立系统,与经纪业务客户买卖债券,这样,券商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佣金收入,还包括买卖的差价。 另据介绍,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的规则对报价的金额要求是最少500万元,允许匿名;询价则在10万元以上就可以,但每次最多向5家交易商询价,但不允许匿名。银行间债券市场与此不同,交易金额每单在3000万元以上。在信息保护方面,由于报价系统采用中央交收制度,可以实现完全的匿名交易。根据国外的经验,大宗的债券交易方不希望自己被市场知晓。 目前,报价系统的一级交易商制度(即做市商制度)也有创新。根据上交所的初步交易办法,将引入10家左右的一级做市商,这些做市商将承担连续报价的义务,同时具有费用减免、融资、融券的便利。与做市商机制相配套,报价系统的业务方案包含“隔夜回购”,以解决做市商的债券来源。即,做市商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先卖出债券,交易结束时,再利用卖出资金按约定利率向其他市场参与人融入同品种债券,下一交易日,债券自动返还出借人,不影响其他交易。 专业人士认为,此种交易制度设计除创造了“卖空机制”外,还有利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同一品种可以在两个市场上实现一定程度的跨市场买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