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认为,第四季度短期外债增长与人民币升值加速有关 |
|
|
|
2007-04-20 记者:张莫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本报讯
19日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截至2006年末我国外债数据。截至2006底,我国外债余额(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为3229.8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9.43亿美元,增长14.92%。而就在同一天,美元对人民币达到7.7199,突破7.72关口,再次创下汇改后新高。
据外汇管理局初步统计,2006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2.09%,债务率为30.42%,负债率为12.30%,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为17.22%,上述债务指标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
记者通过计算发现,去年前三季度按季度外债增长幅度分别为2.4%、3.5%和2.4%,但是第四季度的外债增长幅度达到了5.9%。这与短期数据的快速增长不无关系。数据显示,我国短期外债同比增长17.60%。前三季度我国短期外债占比分别为55.94%、55.81%和55.28%,在前三季度短期外债占比逐步略有下降的背景下,第四季度短期外债占比达到56.85%,有些出乎意料。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赵锡军教授表示,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人民币加速升值是其中之一。数据表明,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4月以来的短短十几个交易日中,人民币汇率已六度创出新高。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步加强的背景下,各个机构通过各种途径使资金进入中国的愿望就会加强,而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债务。而在长期外债管理相对严格的情况下,通过短期外债进入国内的可能性更大。”赵锡军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张礼卿教授也表示,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短期游资进入国内的可能性变大,他还同时认为国内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也是短期外债增长的原因之一。
而短期外债的增长与贸易信贷的增长也关系密切。截至2006年底,在3229.88亿美元外债余额中,登记外债余额为2189.88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1040亿美元。第三季度贸易信贷额增长仅为三亿美元,而第四季度增长69亿美元。赵锡军说,不排除有热钱通过贸易信贷途径进入国内的可能行。张礼卿持类似观点。
一直以来,我国短期外债占比都大大高于25%的国际警戒线水平。外汇管理局3月初出台了《关于2007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核定范围、余额指标方面做出了政策调整。这一政策旨在规范和控制金融机构借用短期外债,引导其有效利用国内资金资源,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