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高层谈“股指期货”
    2007-04-13    本报记者: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面对股指期货这一新投资产品的即将推出,众多基金公司作何反应?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多数基金公司高层表示,目前正在为参与股指期货积极准备。不过,也有部分基金公司高层表示,由于股指期货推出后对市场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不打算参与股指期货。

    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引进人才协助基金经理投资期指。

    股指期货推出后放大了持有人的市场定价权力,有利于多空双方力量更有效率地释放,在牛市起到助涨、熊市起到助跌的作用。根据世界主要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样本股的表现看,其标的成分股的表现要优于大盘。而中国股市的股指期货成分股也将获得功能性超额溢价。
    中邮基金一直关注着股指期货推出的进度,同时也对公司人员进行培训。目前,还不能准确把握股指期货推出的具体时间表,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股指期货推出的相应的技术准备,包括期货公司、券商和基金等各方面的准备,以及各方参与者对心态的调整,都还需要时间。
    证券市场最终会回到价值蓝筹股尤其是权重股投资的时代,并且这个周期会随着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延续较长时间。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公司可能会对股指期货相对应的股票进行投资结构上的调整,坚信我们能把握住这个转折的机会,并且也会警惕由于股指期货推出带来权重股资本溢价过高的风险。
    中邮基金在投资风格上倾向于稳健和保守,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完全不参与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但是在参与的时候,也会把相应业务比例进行压缩,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从而确保投资的安全性。
    在股指期货推出后,风险因素将会释放,同时对于公司来说,这也是全新的业务,不会像投资股票那样把握得游刃有余。所以,届时公司将会考虑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对股指期货业务进行管理,同时协助基金经理对股指期货进行投资。

    巨田基金投资总监冀洪涛:股指期货推出初期要非常慎重。

    股指期货推出来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很难作出判断。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主要是套期保值,实现并保护持有人利益,在股指期货推出来的初期肯定会非常慎重。如果对于市场判断有分歧,基金并不一定要买入股指期货,也可以减仓操作。
    经过去年的价值回归,权重股本身已不存在明显低估,但对股指期货推出后权重股的战略地位,市场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对于部分优质的、尤其是成长性较好的绩优权重股,应坚持长期战略性持有。

    泰达荷银总经理缪钧伟:同时备战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

    根据研究,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会改变市场的方向,但是,因为它是一个杠杆交易,所以肯定会加大整个市场波动的幅度。
    对基金公司来说,能做的准备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研究这个金融工具出来以后,它对现在所做投资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组织结构上,公司投资部新设置一个金融工程部,现在已经有人手充实进来,这样,在股指期货马上要进入实战阶段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也可以随之展开。公司对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早就着手了,因为证监会对基金的投资比例限制比较严,所以公司将来投资股指期货,更多的是用来做一些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方面业务,而不是拿它来做一些投机性的活动。
    另一方面,就是以股指期货推出为契机,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以指数为标的的金融衍生产品出来,股指期权等综合性产品也可能相继出台,中国证券市场的产品创新步伐将会加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