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我们应该从小娃娃抓起
    2007-04-04    丁运时    来源:经济参考报
  同事王女士的对儿子的教育颇有心得,除了抓孩子的学习外,还教孩子如何做人,甚至从小树立经济独立意识,教导孩子如何理财。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号称家庭中的“小皇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王女士就不这样,她注重孩子经济理财意识的培养。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没有经济收入的孩子存在什么理财问题呢?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拿王女士的儿子小强来说,就有不少“收入”,决不可小觑,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一、压岁钱和生日礼金等,为其收入之“大宗”。王女士家亲戚多,经济条件大多非常宽裕,压岁钱高达数千元;二、学习上的奖励基金。但凡小强成绩进入班级前几名,或者单项竞赛获奖、被评为“三好生”等,一般都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三、家庭内“打工”报酬。为培养孩子的自理和劳动能力,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碗、跑腿买东西,也会给小小的报酬;四、日常零花钱,孩子大了,过早、交通费、参加集体活动等,每月多少也得固定给些零花钱。算起来,小强还真有不少“可支配的收入”,也面临着如何花销的问题。
  数额较大的压岁钱,王女士会以儿子的名义存到银行,但替他保管存折;小额的零钞,就存入“储钱罐”,积少成多后,再转存入银行。她既尊重了儿子的独立性,承认儿子的“所有权”,又有效地把关,避免了消费的盲目、随意性。在此种教育机制之下,小强的经济和理财意识就在家长的耳濡目染中逐渐地培育起来。小强学习努力刻苦,争取上游,又因为有物质刺激,增强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同时,他也比较“勤快”,让他干些家务活从不推诿,非常乐于做事,并赚取那一两块钱,确立了劳动挣钱的基本观念,初步尝到了挣钱不易的生活滋味。因为存钱归已,他居然也学会了“节约”,比如下雨天给他钱坐出租,他往往乘公交车,省下几块钱。平时吃零食,买饮料,他懂得“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不与其他孩子攀比,适可而止。
  若干年下来,小强存折上的款项越积越多,数额已然不菲。下一步,王女士便指导他如何花钱。比如,课外读物、上培优班、购置学习用具等,基本上“自给自足”,从存款中开支。由于教育得法,小强不但不抱怨,反而颇为自豪,觉得自己是个“小小男子汉”。小孩子玩性大,看到别的孩子拥有稀罕的玩具不免眼热,也吵着要,过于昂贵或对成长不利的,王女士断然否决,但也同意孩子的正当要求,甚至偶尔迁就一下,作为奖励。有时,王女士手头周转不过来,就提出暂借一点,小强乐滋滋地同意,因为他又有一点“利息”可得了。王女士认为,钱是孩子的,他应该初步具备“投资受益”的现代经济理念。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王女士要求小强在家庭组织集体活动时,作为一分子也得出点钱;再如,长辈过生日之类的家庭庆祝活动,也让他自己掏钱购买礼物馈赠。这样,便让孩子不至于“吝啬成性”,成小小的守财奴,并有爱心,有独立的个体意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