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7 本报记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一直困饶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民银行日前公布,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破万亿:截至2006年1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达10663亿美元。有专家表示,外汇占款已占到总货币发行量的70%,这已成为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
有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4%,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2.60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而央行去年年初设定的调控目标分别为16%和14%。造成货币供应量大幅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现行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
为解决流动性过剩,人民银行已经相继多次动用准备金率、加息等手段并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考虑到我国外贸顺差持续输入流动性并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在未来仍将延续这一现实,市场普遍认为,为了对冲流动性,除了增大央行票据发行这一常规动作外,利率、汇率工具将是2007年货币调控的主要手段。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曾表示,不排除运用更多措施控制流动性的可能性。他同时表示,如果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肯定会扩大。市场普遍认为,当前的流动性问题主要源于持续上升的贸易顺差和外资的流入,在适度范围内升值将是比较有效的政策选择。
面对这种情况,贸易政策的主导部门商务部也表示要控制贸易顺差。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明确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既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对外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减少顺差的重要性,努力减少贸易顺差。
1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名为《外经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外经贸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到2007年年底以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有可能达到9%至10%。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对此评论说:“从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报告看,商务部对升值的态度比去年已经开放了很多。如果这份报告能够代表商务部的普遍意见,那么人民币今年加速升值的态势将再无悬念”。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也表示,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市场预想的那么大,人民币加速升值将是一个趋势。
除了汇率工具,市场同时普遍看好利率工具。美国投行雷曼兄弟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增长更趋均衡》认为,为了防止实际存款利率低于零值,央行将在今年加息27个基点。瑞士信贷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也预计,最近6个月内央行在上调1至2次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可能有1至2次的小幅加息。
同样,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也在最新报告中预测,今年央行将会加息2次,每次27个基点,同时人民币将升值5.7%,而在2008年中国将加息27个基点,人民币再次升值5.3%。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亦指出,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央行目前较为偏好的流动资金管理工具。预期准备金比率于今年仍将上调3次,每次50基点,调高至11%,而利率于未来数月进一步上调27基点的可能性则为2/3。
但也有专家认为,加息与否还有待观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认为,目前,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流动性过剩,而是否加息的决定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目前尚在低位运行。还有专家表示,在目前CPI持续维持低位、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落的情形下,加息的可能性已大为减弱。
对此,央行办公厅主任李超近日指出,现在还无法透露今年是否会再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加息的手段,这一切要看经济走势以及调控措施的效果来综合分析,今年会不会动、动多少、什么时候动要看这些因素来决定。 |
|
|
|
|
|
|